第90章 班师回朝,张士贵辩功劳

只因亲人随驾出征,却不见随驾归来,生死永隔,怎不令人心碎。

待到次日清晨,朝廷登位,文武大臣上朝朝见之后,朝廷降下旨意。

因念及所有阵亡公爷、总爷们,为国捐躯,忠勇可嘉,遂命在教场设坛追荐,延请高僧,拜七日七夜经忏,以超度亡魂,慰藉英灵。

天子又传旨,令满城中军民人等,俱要戒酒除荤,以示虔诚敬意。

此后,朝廷又要料理诸多国事,政务繁忙,足足忙碌了十余日。

长安金鸾殿。

小主,

这日,天子驾坐金銮殿,文东武西,分列两旁。

朝廷李世民降下旨意,命人前往天牢,提取叛贼张士贵父子前来对证。

早有侍卫武士领旨,高声应诺,疾步前去。

侍卫武士从天牢中押出张士贵父子女婿六人,他们披枷带锁,赤足蓬头,形容龌龊,狼狈不堪。

左侧,军师徐茂公见状,轻声吩咐去了枷锁,以显天恩。

右侧,尉迟恭随即翻开功劳簿,以备查验。

张士贵连忙俯伏金阶,静候发落。

朝廷李世民目光冷峻,向下一望,喝问道:

“张士贵,朕封你为三十六路都总管,七十二路总先锋,你父子翁婿皆受皇封,荫子封妻,尽享人间富贵,朕待你不薄,未曾亏负于你。你不思报国恩,反倒心生恶计,欺朕逆旨,将应梦贤臣埋没营中,竟用何宗宪来搪塞朕,迷惑朕心,冒领他的功劳。

幸得天意成全,使寡人君臣得以相聚,如今东辽已定,大军凯旋。薛仁贵现今就在此处,你还有何话说,还不快快分辩?”

张士贵涕泪横流,泣声道:

“陛下在上,此事臣实在冤枉,望我王龙心详察。臣当年征讨鸡冠刘武周之时,不过是七品知县出身,承蒙皇父隆宠,得以担任先锋之职。臣受国恩,即便粉身碎骨也难报答,岂敢有欺君罔上、泯灭王恩之意?

若论前番月字号内那火头军,的确名叫薛礼,可他并无出众手段,又不会使枪弄棍,开兵打仗,怎会是应梦贤臣,所以臣未曾奏明;况且历次破关得寨,一应功劳,皆是臣婿宗宪所立。如今仁贵当面在此,臣却与他素不相识,从未打过交道,怎会诬陷臣藏匿贤臣,冒称功劳,反加逆旨之罪。臣死不足惜,只是这冤屈,叫臣如何能在九泉之下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