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和荀成的脸色大骇,都目带惊疑的看向王苍身后这位须发皆张的高大汉子。
“典韦,不得无礼!”
“还不快给荀君和小荀君道歉!”
典韦本以为王苍会夸奖自己,但等来的却是斥责,脸上有些委屈,但王苍的话,他听!
脸上带着些不情愿,口中小声道:“俺是粗人,只知道这不是待客之道,二位荀君,俺在这里给你们赔个不是了。”
尽管是小声,可典韦的嗓门如同大喇叭一般,再小亦如同常人说话似得,传到场上众人的耳边时,已然清晰可闻。
荀彧与荀成的反应不同,荀彧听到典韦的话,直接冷哼一声,荀成则是笑着接受了典韦的道歉。
这时,场上的气氛略微有些凝重,荀彧站在门口,也不邀请王苍进门,就这么干站着。
好在,不知道是不是典韦的话起了作用,从院后的厅中传来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
“文若,来者是客,岂有将客人挡在门外的道理。”
荀彧冰冷的脸上如同解冻一般,转身冲着厅内恭谨的喊了句:“唯!”
见长者发话,荀成赶忙挤进院内,冲着王苍等人喊道:“君侯,请!”
荀彧冷冰冰的说了句:“请!”
然后转身就往里,路过厅门时,没有犹豫,也没有站在门口和王苍做足了寻常三辞三让的主宾之礼,直接就进到厅中。
王苍没有在意,在荀成的招呼下,缓步往厅中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典韦、高宝等义从也颇为自觉,见王苍进去了,三三两两的聚在院中开始闲聊起来。
一进到厅中,就看见荀彧站在上首那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身后。
而能让荀彧如此听话,想来应是荀彧之父荀绲了。
王苍敛神正容,先是将衣冠和衣物整理一番,然后执子侄礼下拜道:“云中王苍,拜见长者!”
荀绲看着老,精神头却很足,笑呵呵的说道:“君贵为列侯,今日却向我一老朽行礼,难道朝中的那些传言都是虚假的?”
王苍知道应该是朝中那位小黄门或是大宦官曹节帮了自己一把,但他自然不会在外人面前承认这事,口中说道。
“苍在云中立下了些许微末之功,侥幸被朝中封为亭侯。适才荀君似乎也被流言所误。”
“苍之族父王公讳允,此时在朝中为侍御史,平日最恨宦官。至于勾结宦官之事,族中尊长既恶,苍作为族侄,自然是万万不敢与阉人交好。”
“苍之族父的同母兄,前弘农太守王公讳宏,亦是被宦官所诬,致使其免官在家已有几年矣。”
“加之宦党所行之事,实乃罄竹难书,此时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其交好,苍有何面目去见族中尊长!”
王苍这一番话说的是有理有据,慷慨激昂。让侍立在荀绲身后的荀彧那冷冰冰的面容缓和下来不少。可他是小辈,如今家翁在此,还轮不到他来说话。
荀绲脸上浮现出一抹和蔼的笑容,说道:“王子师的为人,吾素来知晓,君侯乃是其族侄,想来勾连宦官之说,无非是捕风捉影罢了。”
王苍点了点头,喝了口荀成端来的热汤,接着说道:“吾先考妣的婚姻,亦是族父一手操办。族父于我,亦是如亲生父母一般。”
“此去洛阳,一是为了入朝为羽林郎,二也是为了前往拜见族父。”
“好!君侯年纪轻轻便已封侯,日后前途当然不可限量。不知君侯此来。”
“就只是为了与吾家三郎见上一面的吗?”
王苍微微一笑,不卑不亢道:“吾此来正是为了王佐之器也!”
------
1.关于荀彧的性格:历史上的荀彧性格想必大家都比较了解,但其未曾出仕时的少年时,性格应该不似年长时那么成熟。
加上文中通过王苍的心理活动略微分析了一番,虽是一家一人之言,但吾觉得,似是有些道理。
加上晚年荀彧的那种执拗性格,在年轻时显露几分亦实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