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舍不得身子 套不着鲜卑

汉吏 三国小吏 2627 字 9天前

王苍招呼刘破奴过来,帮忙把身上的甲胄脱下,刘破奴起初还有些不情愿,看那样子比被砍头还要难受,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走了过来。

换上了滂臭的袄袍,王苍感觉自己和掉进了溷厕一般,静静的看向院中的吕布和义从,想测试一下他们是否愿意跟随自己。

最先迈出院门的是陈宽,脸上挂着和往常一样的憨笑,陈宽的体型有些横向发展,始终脱不下身上的皮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苍笑着上前,帮忙解开革带,陈宽也不挑,随手拿了件袄子就套在了身上。

第二个没想到不是高宝,反而是宋宪,宋宪过来的时候没着甲,后背的鞭痕上过药,但还是隐隐作痛,坚定的跟着陈宽走了出来。

高宝不甘人后,也大步越过宋宪,走到王苍面前,从马上取下袄袍开始更换。

离院门有些远的大车张了张口,但是没发出声音,有心想跟着出门,但自己的主人还没发话,只能把迈出去的左脚又不动声色的收了回来。

吕布看了眼王苍,又看向左右义从,脸色露出一丝挣扎的神情,想了想,故作豪气的说道。

“舍不得身子,套不着鲜卑!”

王苍心里暗自腹诽:“换身鲜卑人的袄子而已,整的和白门楼一样。”

但脸上还是温和的笑了笑,看着吕布和义从们换起了袄袍,虽然一个个面有难色,但经过刚才推食食之的小举动,义从们没有当场表现出来不满来。

好在有长城隔着,鲜卑人也不清楚烽燧这边的动静,王苍吩咐众人不要生起火把,策马来到最近的烽燧附近,闻讯而来的骑卒王苍还有些印象,听魏三叫他桑兄。

丈余高的长城内侧,众人立于墙角处,半月的散发出的月光也照亮不进这处阴暗的墙根。

王苍招呼桑姓骑卒看守好马匹,把魏三喊到身前,低声嘱咐道。

“去趟芒干水,让那边的老卒夜间不用凿冰,这是紧要大事!”

“唯。”

“贤弟,快些。”

“来了。”

王苍拿出从燧中找来的绳索,和吕布当先爬到城墙上站定,看了一眼两三里外的鲜卑营帐后,笑着对吕布说道。

“观此营帐搭建的竟如此粗糙,外围连个负责警戒的斥候都没有。”

“是够蠢的,不过正好成全了贤弟和为兄吗?”

“是极,大兄,招呼义从们上来吧。”

“嗯。”

待到刘破奴、候成等人们都翻过了城墙,王苍带着众人围着营帐走了个斜线,深一脚浅一脚的朝着营帐侧面悄声而去。

------

1.麦饭、豆羹:关于东汉末年的饮食结构因小冰河气候的原因,较于前汉有很大的转变,耕种的粮食的转变在前文的注解中有提到过,此时就不过多赘述。

2.盐豉酱:成书于西汉元帝时期的《急就篇》上就有记载。

稻黍秫稷粟麻秔,饼饵麦饭甘豆羹...盐豉...

稻:通指水稻。

黍:通指脱壳后的黄米。

秫:通指粘高粱,较于口感,偏糯些。

稷:通指高粱,较于口感,高粱比粘高粱口感差些。

粟:通指小米。

麻:通指胡麻,也叫芝麻,自通西域后引进中原。

《四民月令》上说:二、三、四、五月都可以种植胡麻,并且五月可以收获胡麻,有果实的叫苴麻,果实称为麻籽,取其外壳可织成麻衣。并且五月还能贩卖胡麻和大小豆,并且大小豆的生长周期极短。

秔:通指粳米。

饼:通指汤饼。食之有饱腹感,史书上被梁冀毒死的汉质帝就是食用了煮饼,也就是汤饼,气闷肚痛,可能是汤饼食用过多导致的急性肠胃炎等问题,也有可能是梁冀下毒后,不治身亡。不过这里我个人有些存疑。

饵:通指蒸好的米团。

麦饭:通指用小麦脱壳后直接蒸煮而成的麦饭。

甘豆羹:通指豆羹。用小豆煮成的豆羹,其味纯甘。

盐豉:通指豆豉。

有些啰嗦了,为了一个菜,讲了许久,连正文都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