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殒觉得卢顺说的很有道理,并非一时急切就能解决问题,顾清筱在紫霄仙宗修道,师门不可能不对这件事上心。
纵然不能处理,也能拖上许久时间。
十年、五十年、一百年,足够使事情发生足够变数。
于是他这几日一直在专心修行,将各种剑典炼入体内,只求粗通,不求甚解,来日厮杀时可凭借敌人性命精魄一朝融会贯通。
剑宗弟子学剑,在那浩如烟海的剑道功法面前有两种方式学习,第一种即按部就班:采灵气、炼剑气,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雷打不动的将一部功法修炼到最高境界,等学完了,就可以用这功法的属相学习相关功法,达到一法通而万法通的境界。
另外一种,实际上是第一种的变种,即打好基础之后对所有剑道功法来之不拒,平日里大可以当做没存在,只用自己熟悉的,等到与人对敌厮杀,冷不丁放出,在生死中感知那一丝道蕴修成。
就以李殒为例,他修行的便是第二种,剑道有多少来多少,往后慢慢淘汰不好的,选择对自己适合的剑道即可。
修行第一种方法的卢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功法不是多而是要精,常言“三千弱水,只取一瓢”,两者在这方面谈不拢,于是就打过一架。
这让在旁监视的人摸不着头脑,上一刻还好好的,一句话没谈拢就拔出互砍,砍完又继续称兄道弟。
如此几次,他们更加相信剑修六亲不认只认自己的传闻。
这让很多高层人物有了另外的改观。
李殒却不管他们,依旧每日打坐、看书,剩下时间与卢顺斗剑。
初时很难破除卢顺擅长防御的“山”字剑,觉得每一次都扎在坚硬巨石上,而不是人体血肉,但随着斗剑的时间越来越长,李殒对于剑道有了更多领悟,甚至对于七杀道体的领悟也隐约看见前路。
“某算是明白了,你小子就是个怪胎,为剑而生的怪胎!”卢顺捂住往外涌血的喉咙,说话很是漏风。
刚才卢顺学习完五岳真形剑,觉得大有裨益,便提出再斗一场,但人还没站稳,话没说完,斩邪便化作飞剑呼啸而至,直接斩破喉咙外皮,露出气管来了。
往里面再进半寸,命就没了。
进步,称得上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