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隋的律法

杜相的惊愕在脸上浮现,更带着三分不可置信,没想到会有人完全不给他面子,自登上相位以来,这是第一次被拒绝。

他眯起眼睛看,试图在李殒身上找到可以商量,或者说老谋深算的城府,人生天地唯利益不改,没有永恒的敌人,只要能给出合适的利益,这场将要到来的灾祸便可消弭。

然而,老人在眼前少年的脸上看到的只有认真。

这种认真的姿态他很熟悉,刚考上科举进入仕途时,他便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只认死理,谁来都不好使。

后来连续撞上几次南墙,搞得头破血流,才悟出不能说的真理,从此青云直上,一路做到了宰相。

他很想把道理说给李殒听,然而李殒并不想听废话。

最终杜相眼睛轻轻合上,发出一声叹息,“人间百姓,何其无辜。”

李殒明白杜相话里的意思,更知道这句话是道德绑架,明面上说百姓,实则指向的还是利益。

上层的利益。

这些话一旦说出去,便不可避免地要追根溯源,从巡抚追到大化宗,再从大化宗追到延寿丹,然后是太平军、以及做出这些事情的权贵。

一环套着一环,根本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这也是李殒敲鸣冤鼓,让国都所有人都知道的原因。

一件事情想要掩盖下去,再简单不过,只要大家往一个地方使力,皇帝的意志都可以改易,何况方外修士?

不听你说话不就行了。

可鸣冤鼓一旦敲响,按照太祖留下来的铁律,必须要有结果,该结果不以任何原因而淹没,尘埃落定后更要在大隋邸报上宣告天下,以示王法公正。

以前有人试图更改鸣冤鼓,可无一例外,都死了,其中不乏宰相、王爵,甚至迫使一位皇帝提前禅位给太子。

这一次,恐怕差不了多少。

杜相摇头,如果没有鸣冤鼓,那么他有一万种方法可以让李殒安静,现在,只有一种方法,让李殒自己退去。

用屁股想都知道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大堂内再度响起李殒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