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的事已定下处置。
本人和她的六具分身尽数废去修为,分别投入七座不同的黑牢,遭受七倍处罚。
至死方休。
剩下的,便是尚白玉与无碍上师。
得知消息的初时,顾应秋就已经顺痕迹寻找两人,不过只找到了尚白玉,无碍的踪迹却寻不到。
显然无碍已经发现事情败露,及时抽身离开,丢下尚白玉作为弃子。
处理尚白玉,就不能像处理老妇人这般简单的,毕竟此人身上背着大隋朝的官职,又是太子洗马,贸然杀之,必定会给朝廷留下借口用以处罚。
尚白玉倒也光棍,对所有的事情都供认不讳,却没有牵扯出太子与无碍上师,直说都是自己一人的主意。
这说法很巧妙,充分体现他的读书功底。
将罪责都背在自己身上,无关他人,就算最后死去,有了这一桩功绩,家人也会在太子的照顾下活得很好。
这是一个死士。
不过顾应秋到底经历过风雨,人被他们拿住了,相当于拿到主动权,既然是东宫派来的,那就把消息传回朝廷,让门阀安插在朝廷百官去议一议,等废掉尚白玉的功名,削去官职,那时候就可以任由宰杀。
就看,太子殿下愿不愿意救人。
做完这些事,顾应秋再次回到松鹤居探查顾清筱伤势,顺带替她换了一套衣服,将那套被血浸透的衣裙摆放在床头柜上。
这时,顾清筱睡得正安宁,脸上不见痛苦,只有淡淡的喜悦以及喜悦中潜藏的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这味道很淡,几乎不可闻,但松鹤居乃是顾应秋的道场,种满了各色散发香气的花朵,长年累月的熏陶,道场本能地察觉到这股不对劲,告知给主人。
神念随灵气进入身体,探查游走,一遍又一遍,最终在顾清筱道魂魄上,发现了一缕别样的余声。
这是?
“他心通。”
顾应秋目光低垂,这应该就是无碍上师布下的另外一重手段。
无碍出身西方释教,也是仙门的一类,归属于仙门,又独立于仙门,其地位与剑宗差不多,却比剑宗有更多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