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平的冬天真的来了,寒风嗖嗖,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张天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接到了那封通往月全镇的“通行证”。
不过呢,雍平这地界儿,乡镇的假期安排总是那么“随心所欲”,提前放假、延迟开工那是家常便饭,根本不按国家法定节假日出牌。
张天云琢磨着,要不先给月全镇政府打个电话问问情况?结果一拨过去,那边已经沉浸在假期的欢乐海洋里了。
得嘞,看来年前去报到是没戏了,张天云索性决定,年后再去新岗位报到吧。
这空档期,他也没闲着,整天窝在家里,脑子里转悠的都是雍平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
就在这悠哉游哉的日子里,张天云还参加了一场由柑橘办举办的新年柑橘发展大会。
嘿,你别说,这场面还挺热闹,武德之那哥们儿也到场了。
张天云借着这个机会,跟大伙儿混了个脸熟,还见到了自己未来的搭档——覃云国。
这家伙,个子高得跟铁塔似的,脸上还挂着一条刀疤,往那儿一站,不用化妆都能演黑社会老大。
会上,张天云就像个安静的听众,一言不发,全神贯注地听着。
武德之倒是挺能侃,发表了一篇题为《携手共创柑橘之都,深化改革再出发》的长篇大论。
他说雍平县委县政府要砸1000万人民币进去,打造雍平柑橘的品牌,扶持加工、贸易企业,这笔钱由县柑橘办统一调配,各个乡镇都有份。
这一番话,总算是给沉闷的会场带来了一丝活力。
可张天云听着听着,心里直犯嘀咕。
这政府花钱啊,有时候真像是撒豆子,撒得到处都是,就是没撒到点子上。
武德之这个报告,他算是听明白了,说是要搞个柑橘文化节,请一堆明星来站台助威,扩大雍平柑橘的影响力。
张天云心想,这不就是瞎折腾嘛!雍平柑橘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本就不在这儿。
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和了解,张天云觉得,雍平柑橘要想更上一层楼,得解决三大难题:
头一个,品种太单一了。雍平这地儿,柑橘就俩品种——无籽柑橘和脐橙。张天云依稀记得,前世在2005年左右,椪柑、芦柑这些不上火的果子那可是抢手货,价格杠杠的。所以啊,赶紧引进些新品种,这才是关键。
第二个嘛,哎呀,这果子的事儿吧,还真是让人头疼。在这个啥都看颜值又讲健康的社会里,果子不光得甜到心里去,长得标致、对身体好那也是大大的加分项。
可咱们雍平的柑橘呢,就像是大家庭里的孩子,不管高矮胖瘦,一股脑儿往外推,这不,档次没体现出来,买家自然也就少了。
再来说说第三个让人挠头的问题,雍平对柑橘的深加工,那简直是后妈养的,不重视啊!水果这东西,娇贵得很,一不小心就烂了,存都存不住。
所以啊,在咱雍平的地盘上,搞点深加工,那是势在必行。
结果呢,放眼望去,整个雍平,就月全镇那儿零星几家罐头厂在撑着场面,其他几个地方,深加工?不存在的!
这下子,引进或者自个儿打造一批深加工企业,那真是迫在眉睫的事儿。
张天云啊,这个人精得很,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光靠请几个大明星来蹦蹦跳跳,那是治标不治本。
热闹劲儿一过,那些桔子还是得孤零零地挂在树上,最后落得个烂掉的下场。
说到“柑橘文化”,张天云心里那个嘀咕哟,这年头,啥都能成文化,茶有文化,柑橘有文化,连螃蟹、烟都有文化了,我的天,这世界上的文化是不是多得有点儿泛滥了?
一开始提文化,新鲜得很,大家伙儿都爱听,可到后来,啥都扯上文化,听得人那叫一个腻味。
不过啊,这些想法,张天云也就自个儿肚子里消化了,他可不会傻到去触武德之的霉头。
柑橘办、县委、县政府那帮子人爱咋折腾咋折腾,张天云心里有本自己的账。县里的那些动静,对他来说,还算是间接帮了个小忙。
主意一定,张天云那是雷厉风行,立马就找上了柑橘办,一顿“抱怨”,说他们给月全镇派的技术员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