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不远处,向阳施工队的队员们正在忙碌着,听到这喧闹的掌声,也纷纷停下了手上的活计,看向紫家方向。
郑有银虽然只得了个第二名,但在他们梧桐村,却是一战成名。
一个村里住着,什么样的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郑有银也就比旁人机灵点,跟着紫家五郎认识了自己的名字和几个字,再多的也就没有了。
可谁能想到,一个原先什么都不会的文盲,经过短短时日的学习,竟然和账房先生一样,会算账了。
这怎能不让人惊掉下巴?
账房呃,那可是村民们心中最远大的梦想。
没听到,隔壁教育孩子“你要好好念书,要是能去做个账房就好了。”
“要是家里有银钱,也会送你去读书,到时到镇上找个账房做做,实在不行,做个小二也是可以的。”
可见,账房,在村里人眼里,就是顶天的存在了。
自此,但凡紫家人出门,不拘大的小的,村民都会上前来,热心肠地寒暄、打招呼。
吃完晚食,带着娃,到紫家这边遛弯儿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原本一年到头冷清的、不见几个人的小路,也慢慢有了人气。
紫家的孩子们在梧桐村更受欢迎了。
尤其是小四和小五,那就是整个梧桐村最受欢迎的崽崽了。
没有之一。
可以说,几乎就是团宠般的存在了。
就连周老婆子看到小四和小五,也会把他们一手一个地拉回家,一人一兜的炒花生。
刚开始,两小只还会挣扎,满脸惊恐,吓得瑟瑟发抖。
后来习惯了,也会大老远就喊一声“郑家奶奶”,每每这个时候,周老婆子就会乐得笑成一朵菊花。
这样的结果,就连紫大山和顾辞都是没想到的。
这却是紫宝儿一开始就谋算好的,从启动“扶贫计划”开始,再到紫家小学堂。
她要一步一步在梧桐村,树立紫家的威望。
如果做不到一呼百应,那就一呼九十应,一呼八十应,也是可以哒。
她就是这么一个很容易就满足的鬼宝宝哒。
紫宝儿因为晚上说的话有点多,临睡前就“咕咚咕咚”喝了满满一竹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