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困局

日月悬空 没文化的猪 3300 字 26分钟前

庭院中的树木在月光的映照下,投下一片片斑驳的影子。这些影子交错重叠,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时而拉长,时而缩短,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个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怪物。它们似乎正朝着李治扑过来,想要将他吞噬殆尽。

李治呆呆地望着那些黑影,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当然知道长孙无忌等一干重臣对于大唐王朝来说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大唐初建之时,他们跟随先帝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大唐的江山社稷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的浴血奋战和智谋筹划,大唐恐怕很难有今日之繁荣昌盛。

可是,如今的局势却让李治感到无比忧虑。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孙无忌等人手中所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的野心也逐渐膨胀到了极点。就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李治紧紧地笼罩其中,令他动弹不得。无论李治想要推行什么政策或者做出何种决策,都会遭到这些权臣们的百般阻挠和掣肘。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治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是窝囊至极,空有一腔治国理政的抱负,却无法真正施展开来。

“难道朕就只能这样一直被他们控制下去吗?”李治紧皱着眉头,口中喃喃自语道,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不经意间闪过了一丝深深的不甘之色。

他缓缓地抬起头来,遥望着窗外那片漆黑如墨的夜空,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先帝临终之前的那一刻。当时,先帝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用那充满殷切期望的目光注视着他,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一定要好好治理这偌大的大唐江山,让天下的黎民百姓都能够过上安稳而又富足的生活。

然而时至今日,他却发现自己竟然连朝堂之上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难以自作主张!如此一来,又该如何去实现父亲临终时的那份遗愿呢?又该怎样去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呢?每每想到此处,李治便觉得心如刀绞一般疼痛难忍,眼眶也不禁微微泛起了一抹红晕,内心深处更是充满了无尽的无奈和深深的自责之情。

正当李治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与自我谴责之时,只听得“吱呀”一声轻响传来,原来是武照轻轻地推开了书房那扇紧闭着的房门。只见她身穿着一袭淡雅清新的淡蓝色罗裙,宛如一朵盛开在风中的幽蓝花朵般娇艳动人;其身姿婀娜多姿、轻盈曼妙,仿佛翩翩起舞的仙子降临人间;再加上那张温婉秀丽的面庞,更使得她整个人看起来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一般令人赏心悦目。

武照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到李治身旁,当她看到李治独自一人静静地站立在窗边,神色显得那般落寞孤寂时,心头不由得涌起一阵刺痛之感。于是,她朱唇轻启,柔声细语地问道:“陛下,夜色已深,您为何还未歇息呢?莫不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之事,令您如此愁眉不展?”

李治缓缓地转过身来,目光穿过昏暗的光线,终于落在了不远处亭亭玉立的武照身上。那一刻,就好似在无尽的黑暗之中突然瞥见了一缕微弱但却充满希望的曙光,让他原本沉重的心稍稍得到了些许慰藉。

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和烦闷,对着武照喃喃说道:“爱妃啊,你可算来了。朕这几日心中烦乱不堪,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竟是怎样都无法安然入睡。”

只见武照轻移莲步,优雅地朝着李治走来。每一步都如同踩在了云端之上,轻盈而又不失端庄。待她行至李治身旁时,伸出那双白皙如玉、柔软无骨的纤纤素手,轻轻地握住了李治略显粗糙的大手。那双手宛如春日里最和煦的微风,温柔且温暖,似乎还携带着某种能够抚平一切伤痛的神奇魔力。

小主,

武照微微仰起头,美眸凝视着李治,朱唇轻启,用那比黄莺出谷还要动听几分的嗓音柔声说道:“陛下莫要烦恼,若是您心中藏有什么烦心事,不如说出来给臣妾听一听。说不定讲出来之后,您的心情会舒畅许多呢。”

李治迎上武照那满含关切之情的目光,一瞬间,心中所有的委屈、无奈还有压抑已久的痛苦和不甘,都像是被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而出。他再也顾不得其他,将朝堂之上所遭遇到的那些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以及自己身为一国之君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内心深处的煎熬,毫无保留地向武照倾诉起来。

武照静静地听完李治的倾诉后,蛾眉微蹙,如秋水般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光芒。她轻启朱唇,缓声说道:“陛下,臣妾深知您心中所承受的苦楚与压力。那长孙无忌等人仗着自己位高权重、资历深厚,行事愈发肆无忌惮,专横跋扈,全然不将陛下放在眼里。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极大地削弱了陛下至高无上的皇权,更是给我大唐的繁荣昌盛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陛下万不可因此而心生沮丧、丧失斗志啊!尽管当前局势错综复杂、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君臣一心、沉着应对,耐心筹谋布局,就必定能够寻觅到一条克敌制胜、扭转乾坤的良策。”

李治听后,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容,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叹气道:“爱妃啊,此事又岂是那般轻而易举?想那长孙无忌历经三朝,在朝堂之上可谓是树大根深、羽翼丰满,其势力盘根错节、遍布朝野。朕若是稍有差池,一个不小心触动了他的利益神经,恐怕顷刻间便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致使朝堂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届时,这江山社稷又该如何得以稳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