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鹿默契点头,齐力进攻吸引怪物注意。梁筑趁机顺着一条侧裂缝偷偷绕到洞的另一角,那里岩浆流与冰流正激烈冲撞,在中央石台上悬浮着一颗半红半蓝的光球,如同花蕾盛放,不断散发炫目的辉光,附近热浪和寒流交汇形成可怕的风暴。梁筑强撑住翻腾的气息,小心向石台接近,火焰与寒流交错在他身上狂轰。若非他之前得狐火鹿寒滋养过的体质,此刻恐怕早被撕裂。一步步逼近那宝珠,他感觉体内仿佛撕裂般痛苦,却依旧奋力伸手抓住宝珠。
当他指尖触及那半红半蓝的宝珠瞬间,强大的能量如潮涌进体内,险些让他昏厥。他咬牙喊出声来,将全身意志集中于此,缓缓把宝珠从石台上捧起。刹那间,岩浆与寒泉似失去支点,陷入短暂混乱,发出雷鸣般的爆响,洞窟震动,裂缝急剧增多。梁筑抱着宝珠狂奔回到主通道处,险些被乱石砸中。
那边狐鹿正苦苦支撑与蚀虫对决,险象环生。见宝珠在梁筑怀中显现,狐鹿目光大亮,齐声吼叫要他将宝珠丢向他们。梁筑全力把宝珠抛出,只见狐先吐出一团炽烈狐火,鹿再喷出一道白色霜流,两股能量在宝珠四周凝成轮状光晕,然后宝珠爆发出耀眼的红蓝交织的光焰,化作一把巨大的剑影。狐鹿合力挥动那剑影,一下子劈开蚀虫炽火护甲,将怪物彻底斩成火花与黑雾四散。蚀虫绝望嘶鸣,身体崩溃化为乌有,余下的熔炎也随之熄灭,化作虚无粉尘飘散洞内。
危机解除,狐与鹿耗尽力气倒在岩浆与寒流交界处,宝珠光芒也渐渐回落到温和形态。梁筑见状忙上前扶住二兽,还好二者只是过度使用力量并无致命伤。洞内岩石还在震颤,显示此地不宜久留。三者互相搀扶,抱着宝珠跌跌撞撞离开了熔火之域。待他们回到洞口外,太阳已高照山巅,暖光下山风拂过,一切仿佛重生。三者顾不得欣赏风景,在平坦处坐地喘息,互望大笑,满是满足与解脱。
最后,狐与鹿商议后,决定把宝珠留在山中一处安全洞府,由它们守护,以继续维持山谷平衡。秋青山经此一役,邪患已除,更无新的火焰怪物威胁。梁筑提议带它们回村接受人类感激,鹿与狐却都摇头婉拒,表示自己乃山中灵兽,适合远离人群而自守,若有朝一日山林再遭危机,他们自会出现。梁筑也理解这选择,只说:“若山林有需要,定可再来与我相告,我亦愿同心协力。”
分别时,鹿与狐各自化形为人形,郑重向梁筑道谢,并给予他一段木牌与一枚白羽,表示这二物为山灵信物,若他以后再进山遇到困难,可用此牌与羽做护身与暗号。梁筑心中感激,带着敬畏之情一再鞠躬,随后下山而去。待他回到村里,人们听闻他亲历的奇事,无不咋舌:怪物果然存在,且被灵兽与少年合力击败?有人半信半疑,但见梁筑带回林子恢复正常、焦痕消失的消息,加上他口中生动的描述,都不由地相信此是神迹。
自那以后,秋青山恢复安宁,夜里不再现怪火,树木也无灼伤,村民重新安心耕作猎猎。每到夜里,远方山顶偶尔会闪过一抹青红交融的光,那或许是火狐在巡视,也或许是鹿在用霜流调理山气。梁筑自此更加爱护山林,他仍时常进山打猎或采果,但每次都先在外缘呼唤几声,说“若狐鹿听到,请安心,我只是来取少许,不伤山之根本。”结果往往能一切顺利,似有人暗中帮他指路避险。
村里人越来越看重梁筑的见识与勇气,纷纷将其视为年轻一代的榜样。镇长也请他帮忙在山脚营建一座小木庙,以示对山灵的崇敬,不再一味地砍伐或过度开发。木庙很快落成,虽然简陋,却刻有鹿与狐的图腾,让人感到自然灵性的呼唤。许多外来行商到此见到木庙,听闻“星煌狮”或“秋露狐”“寒霜鹿”的传说,都为之惊叹,也让暮杉镇渐渐增添了神秘与吸引力。
若有一天,你来到这山林,或许会看到黄昏时分金光洒落于那片杉树之上,映出流火与银辉的交融。夜里若你仔细倾听,也许能听到山风里回荡着一声悠远的吼,或似鹿鸣、或似狐啼,仿佛在述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以及一个心怀热血的少年,与两只迥异灵兽联手守护此地的故事。那时,你也许会体悟:在人与自然、火与寒、弱与强之间,只要真心与勇气闪耀,就能穿透最深的黑暗与热浪,带来新的黎明与生机。
正如梁筑后来对人言说:“我们虽是凡人,但若愿倾力守护,灵兽与天地也会向我们敞开怀抱。火与冰本是对立,却能融于一体,同样人心若正直,万物皆可共鸣。”再无可怕火怪破坏林木,再无莫名火光惊扰村庄。山谷里只余风过林梢的和谐声,傍晚时有斜阳洒满杉树,让暮杉之名在岁月中愈显温暖,从容地诉说着人与灵兽之间一段动人的因缘。
结语
“当火与寒相合,便能驱散最深的黑暗;只要心怀善意,人与万物自可共筑守护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