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屁啊送,老子出门吃饭,就没有带剩菜回家的时候!”小侯爷怒道,“走,回去,一千两银子一道菜,都给他吃干净了!”
得,认倒霉吧!
于是一帮人愁眉苦脸的,你一根,我一根,把龙虾须子和酱葱心给叨完了,完事还得上外头喝碗馄饨溜溜缝。
这玩意儿,他能吃饱嘛!
等他们出了门,余年才放声大笑起来。
这些龙虾是她叫人快马加鞭从海边运来的,如果是其他的饭庄酒楼,绝不敢进这么多海鲜货,况且活龙虾是顶尖货中的顶尖货,要是死上一只,没准一天就白干了。
可余年不怕啊,她有灵草灵泉水,别说一百只大龙虾,就是一千只她也养活得了。
至于葱,数日前她在路上看见有几个张丘人拖着大车卖葱,又卖不多少,愁得掉眼泪。
她看了看,葱的确质量好,粗得跟甘蔗一样,还没葱辣味,脆甜脆甜的,便把他们的葱都包圆了,还约定好有好葱再送来。
收葱之后,做菜之前,她已经跟京城的好几家包子铺谈好,抽了葱心的葱送到他们那去,包子铺每日里用葱姜多,吃掉这些葱不成问题。
余年给他们抹了零头,包子铺老板们都欢欢喜喜,叫她多来吃包子。
余年买得多,价格比市面更低不少,这么来回一倒手,又赚了一小笔。
这里头的门道余年就没对贾举和杨兰钗说。
她看着贾举还算练出来了,杨兰钗实在不是做生意的料,一惊一乍,该决断时又做不了决断。
余年解决危机开出的条件就是贾家让出一成利,找个真正有本事的掌柜来运营食为鲜。
她出个灵草饲料就够讲义气的了,五五分成的利,再让她在大堂里头当掌柜,不好意思,你贾家不够格!
这会儿把大事解决了,余年兴起,带着拾来接孩子去。
如今余家一家三口在京城暂住,不好找读书的地方,听贾举说,贾家找的先生是名儒大家,贾家子弟都在私塾上学,在贾举力邀之下,余年便将余昇暂且送去贾家私塾附学。
贾举这人挺讲情义,这也是她帮助贾家收拾烂摊子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