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大河平静的水面泛起白浪,浮起阴影……
在余年的目光下——
大螃蟹和龙虾成群结队地往岸上来,排成整整齐齐的方队,高举大钳子。
鱼儿上不了岸,在水中挤得密密实实,别说用网捞,一伸手就是两条大鱼。
就连海带和石花菜,都竖直向上,只是碍于根部生长在岩石上,难以脱离到水面上来。
这家伙,比阅兵式不差到哪儿去!
“嚯!这简直是海鲜总动员嘛!”余年瞪大了眼睛。
再看手中的叶子哨,已经蔫了下去,看来一枚哨子只能用一次。
“小江豚,这个哨子在空间外也能用吗?”
余年蹲下身,和气地问小江豚,小江豚身子半出水面,冲她点点头,叫了一声。
那可太好了!
想要海货的话,把船划到海面上,一吹哨,鱼就排着队进网,也未免太省劲了吧!
但转念一想,余年心说,要用这哨子,还是得自己有艘船,用别人的船太打眼了。
得了海鲜集合哨,余年也没心思弄别的,就着赶海石板的指示,捡沙滩上容易挖的海货,装了满满一篓就回去了。
等着的车夫见她竟捡到了一篓子海货,十分惊叹道:“余娘子,这不是赶海的时候,也亏你还能捡着这些东西,厉害,厉害啊。”
怪不得人家先头叫天女,现在又封了观海女史的官儿呢!
余年微微一笑,并不搭腔。
要是依她的本事,管他什么大潮小潮,初一十五,只要她想捡,就能捡到!
叫车夫到村里收了些紫菜的干货,运回作坊去,余年自己去找梁县令谈事。
“县尊,我想修一片开发区。”余年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这是她想了好几天,根据河津县周边状况,想到的最合适的一种赚钱方式。
“开发区……是何意啊?”梁县令不太明白这个词。
余年笑道:“经济开发,提振民生,我就想了这个名儿。若说直白些,便是将一片地方都修成各种作坊,有外地客商来,便可以直接去这片作坊区购买货物,不用东跑西窜。”
“这是利国利民之事啊!”梁县令称赞道,“难为余娘子想得到。”
余年眼珠一转:“是皇上当时提了那么一句,我发散着想到了可以将商户们集中起来,既可以互通有无,又可以省了来采买的人的事。”
“哦?”梁县令一惊,“如此说来,余娘子也算是按着圣意办事了!”
“虽不敢这么说,不过,若是做成了,有百利而无一害。”余年连拍带打地道,“您看,县尊大人到了河津县后,夙夜在公,百姓安居乐业,缺的就是那么一丁点能说住嘴的亮点政绩。”
梁县令不由得连连点头:“不错,虽说我治下河津县很有些繁荣的样子,真拿得出手的政绩却没几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