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早饭不像平时的酒席,摆的大多都是零食和小吃,有点像现代的座谈会,糖饼瓜子水果的一大堆摆的是琳琅满目,不少都是桃城没有见过的好东西。
眼大肚小,大家都只是象征地尝一尝,如秀只喝了两口茶。
韦老爷携夫人还有两个年岁也才十一、二岁的孩子,一桌桌地去敬茶,没有看到比他年纪大的长者,想来韦老爷应该不是长子,古代长子一般都是和老人住的,不少都是四、五代同堂。
夫人和韦老爷相反,长得高高瘦瘦的,也就三十出头,看着比韦老爷严谨多了,人也精明,就是当家主母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就是跟你说的如秀娘子一家。”韦老爷给夫人做了介绍,几个孩子都恭恭敬敬地说着吉利的话。
后面两个丫鬟捧着托盘,托盘上全都是胀鼓鼓的一个个钱袋子。
韦老爷和夫人满面堆笑地给孩子们发钱袋。
夫人看见歌儿和诗姐就乐得跟什么似的,还把歌儿亲了一下,每人多给了一个钱袋,有点重女轻男。
韦老爷把自己的两个孩子介绍道:“这是嫡长子韦铿、二嫡子韦锵。”两个孩子秉性非常好,彬彬有礼一一见了礼,如秀和唐二十、谭秀才和谭家强夫妇连忙递上了自己的红封。
韦老爷应该还有庶子庶女,有的老爷庶子庶女十个八个都不奇怪,只是家中庶子庶女是不能在这种场合带出来的,除非正房无所出。
“以后我就叫你如秀,我姓花,别人都叫我花娘。”韦夫人一看就是个面善的。
“吃了百香楼和你送过来的那些吃食我可是好多了,前段时间太忙,总是精神不振,睡也睡不好,现在老爷都说我脸色好多了。”花娘的脸色其实有点蜡黄,看得出来是上了妆。
韦老爷寒暄了几句,又带着两个孩子往别桌去了。
“改天我定登门拜访,如秀可不要嫌弃。”花娘也是自来熟的性格。
“花娘说的是什么话?如秀高兴还来不及。我们刚刚搬过来连个朋友都没有,你可是我第一个朋友,有空你尽管过来!”
“那以后可要去叨扰了,听说你年后还要住在清河镇,没有回去那么快吧?”
“那不会,怎么也会等过了上元节才回去的,再说我回去了,不是还有我娘和嫂子在吗?我不在你就不去了不成。”如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