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你这故事,我都听了很多遍了,你每天都要重复一遍。”顾少康有些郁闷地打断了老人的回忆。
将轮椅的固定器打开:“在这里看了差不多俩小时了,我带你去别处转转,然后去吃午饭。”
顾少康想要将顾老爷子推到花园里转一转,顾老爷子则有些执拗得抬手指着门外的金水桥。
“越老越麻烦。”顾少康暗骂了一声:“行,吃过午饭,你先睡一觉养养精神,然后我带你去那座桥上走一趟好不好。”
“好!”顾老爷子此时说的倒十分干脆。
“正好为今晚做好准备。”顾少康嘀咕了一句,推着老爷子缓缓离开大门。
。。。。。。
听完了摆摊老人的故事,李木缓缓站起身来,他没想到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老人居然经历过这么苦难,难以忘怀的事情。
“唉!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老人的话匣子一打开居然有些止不住,将自己那段往事全部说了出来,李木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估计这么多年老人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好好地倾诉一番。
“是啊,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看您老现在可是怡然自得的很呢!”李木又蹲下身子帮老人扇着风,他多少也能明白为什么这种闹鬼一般的事情吓不住老人了,从尸山血海地狱一般的战争图景中走出来的老人,这点场面还吓不住他。
“呵呵呵。”老人的情绪明显好转了一些:“小伙子,我说的也够多了,你还有没有想问的?”
李木点了点头:“大爷,我听说这个金水桥一开始并没有这二十三座雕像,而是后来金水河又发生过一次决堤冲垮了原来的金水桥,重新修建的金水桥上树立起来了这二十三座雕像,这件事属实吗?”
老人点了点头:“属实!我记得很清楚,是1678年,那一年的夏季雨水很足,金水河上游水位上涨已经过了堤坝的警戒线,政府临时调配人手进行增高加固,结果好像是无意间挖到了当年没有爆炸的雷管,雷管当场就爆炸,扰动了堤坝的地基,然后本来是要加固的堤坝直接溃堤,而这处于中游的这座金水桥被洪水冲垮,那场洪灾也将我的房子再一次摧毁,不过后来政府给了附近受灾居民相应补偿,也算是祸福相依吧。”
李木听完有些哑然,深深感觉这老人住在这里是不是风水不好,怎么啥灾啥难都能落在他身上,而且回回都把他房子毁了,这也太倒霉了点。
“那您知道这重新修缮金水桥的人是谁吗?”李木趁热打铁,继续问道。
老人摇了摇头:“不知道,当时我还以为是政府方面出资重建的,不过这桥修的有些古怪,按照市政规划,金水河上每隔五公里修一座桥,而这座桥正处在东西两座桥的中间,好像是修桥者有意为之,而且当初市政统一规划的桥都是混凝土材质,而这座桥是钢构桥。当年桥梁修建报批手续还不完善,市政那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反正钱也不是他们出,而且还方便了两岸居民通行,何乐而不为呢。”
老人说的无意,但李木却从中听出了些许有用的信息,这座桥看来并不是随随便便建起来的,真的有这么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当年那场战争突发,但发生在这座桥上的战斗恐怕并不是十分出名,毕竟同时爆发战斗的还有十余处地方,那么当初这里发生的事情也只有当初驻守这里的士兵知道了,而这些士兵都已经竖起了雕像,这就说明这些士兵都已经阵亡了。
线索中断,不过李木还是询问了出来。
“您知道当年在这座桥驻守的部队番号吗?”
老人认真地回想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我只记得那支队伍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连个旗帜都没有,更别说番号了,而且当年时局这么混乱,我逃命还来不及,哪能去记住这么一支部队的番号。”
听到老人的回复,李木不禁有些气馁,看来从这位老人这里获得的信息也就这些了,不过李木还是挺欣慰的,最起码已经知道了这座桥的历史,像这种隐晦的信息,网上或者特管局的资料库还真没有,特管局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了解这片大地发生过的每一件事情。
毕竟哪怕是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也对当年的事情了解的不甚详细。
“大爷,那您知道重新修缮这座桥的工人是哪家公司的吗?”李木又继续问道。
老人再度摇了摇头:“不知道,当初我房子冲塌了,我被安置在政府统一建设的临时居所,所以也没有看到这座桥重新修缮的过程。而且几十年前修桥并不像现在这么正规,尤其是民间资助的简易桥,基本上也是找一些没什么资质的工人就这么建起来了。不过你要是真想找到什么,那就好好检查一下这座桥吧,或许会留下什么信息。”
“嗯嗯,有道理。”李木还真是忘了这一茬,还是人家老人有经验。
站起身,李木将手里的蒲扇还给老人,又从兜里摸出二百块钱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