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二百六十九

其实陆家的势力并不只是这小小康安镇的大户人家而已,他真正的财力不会比京安的大户人家差多少。只是这个年代商贾世家想要在京安站稳脚跟是很难的,更何况树大招风的道理人人都懂,只有官名傍身才能够稳定发展。

陆老太太身下共育有两儿一女,各个都是商场上的生意经。

长子陆正峰,陆寻的爹,起因是对考取功名实在提不起兴趣,当时的陆家家中书香氛围也算不上浓厚,于是才十四岁就在家人的支持下开起了布庄。没想到越来越红火,慢慢的其他生意都开始涉猎,一下子就让陆家的家底硬实了不少。

十六岁娶了当时京安排行第三布庄的二小姐谭轻月,两人情投意合,直到生了嫡子嫡女才纳妾,也就是陆寻的娘亲苏禾,可苏禾这肚子不争气,让三房的王氏怀上了。

说来也巧得很,王氏努力争宠结果接连两胎都是生的女娃,而苏氏两胎全是儿子,陆正峰对苏氏的态度好了不少。

再加上陆寻争气,不管是学业还是商场,全都在小辈中一马当先,陆正峰也愿意时常找这个庶子谈谈心。

他当然看得出陆寻故意收敛光芒,毕竟陆家的生意和谭家密不可分,若是嫡子地位不保那陆家的生意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除了长子陆正峰,陆老太太还有一女一子,两个人也不比他弱多少。

二女儿陆倩云做的胭脂水粉生意也在京安开了好几个铺子,后来嫁给了京安五福堂的嫡子江启笙。

三子陆晔一开始也是跟着大哥做布行的生意,积攒了几年人脉转去做酱料行的生意。一开始陆家人对他都不看好,觉得这个行业接触的都是贫农户,没什么钱财,但稳定发展了几年后,利润竟然也相当可观,在京安烨开了两家铺子。

陆寻在京安与颜高公子开的医馆,也有二姑夫江启笙的帮忙找了铺子,但怎么经营,去哪里请的郎中坐诊,都是陆寻出的主意,因此陆倩云和陆晔两家都是相当欣赏这个小侄儿。

这些陆家的秘密,整个康安镇基本没人知道,反过来京安的商户也不清楚为什么陆家要如此低调甚至要搬到小镇上,到底是因为单纯的选择,还是另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