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被迫排除

成功诊断出 15天内三份粪便样本中的隐孢子虫感染。

随后医院对该患者开始了特定的治疗,包括硝唑沙尼(200毫克,一天两次)和阿奇霉素(400毫克,每周三次)。

对慢性咳嗽发现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

临床检查肺部检查显示慢性充血和弥漫性噼啪声,而断层扫描显示支气管顶叶弥漫性增厚。

因此得出弥漫性支气管通气问题综合征。

在移植前评估期间,实验室检查显示肝酶轻度异常升高:丙氨酸转氨酶 87 U/L(临界值小于 50 U/L).

超声显示胆管全面扩张,伴有胆管炎。

胆管炎推测是因为隐孢子虫引起的。

经过 10天的免疫抑制治疗后,患者接受了异体干细胞移植。

在移植期间由于口腔粘膜炎,患者停用了硝唑安定。

几天后从鼻咽部的呼吸道样本中也分离出了隐孢子虫。

鼻咽拭子样本和痰液样本中也分离到了隐孢子虫。

考虑到粪便和呼吸道样本均呈阳性,诊断结果保留了播散性隐孢子虫病的诊断。

十天后重新使用了硝唑沙尼。

除了作为移植后并发症的出血性膀胱炎作为移植后并发症之外,患者的临床状况有所改善,隐孢子虫病也得到了控制。

两个月后,在粪便和呼吸道样本中均未检测到隐孢子虫。

粪便和呼吸道样本的 DNA提取物被送往国家隐孢子虫参考中心-专家实验室进行物种鉴定和亚型鉴定。

人型隐孢子虫hominis的亚型 Ib A10 G2在两个标本中均得到了确认。

顾风看完这个病例报道后,心里有所收获。

随后研究起了尼特(NTZ)这个药物的特性。

硝唑尼特(NTZ)的机制是通过抑制丙酮酸盐,然后铁氧化还原蛋白氧化还原酶的酶依赖性电子转移反应。

从而可以起到对隐孢子虫主的抑制作用。

不过药物说明里的一条引起了顾风的注意。

硝唑尼特(NTZ)需要通过人体正常免疫系统的放大作用来清除隐孢子虫。

所以按照原理上来说免疫缺陷的人群并不适合使用这个药。

器官移植患者不比普通患者,用药禁忌要多很多,更需要小心翼翼,谨慎谨慎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