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站在桥头看去,在溪流旁修建着不少小水池。
经过韩玄介绍,那些水池,是专门用来清理笔砚的‘洗墨池’。
同时,也可以在大殿建筑失火时,方便取水灭火。
走过白玉石桥,便是一座极为庞大的藏书阁。
只不过,此刻这里面空旷如野,仅有几座书架上的典籍,还是韩玄自己珍藏的。
不过有着司马徽的藏书添入,这里将会逐步充实起来。韩玄日后也会注意收集文章典籍的事宜。
藏书阁内共分为士、农、工、商四个大区,韩玄想要重现当年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盛况。
但现在谈论还为时过早,以当前的情况来说,还是得先充实学子、招揽名士为优先。
藏书阁的侧面有一座偏小的阁楼,这是一座印刷室。
室内摆放着一卷卷,空白的,上好的竹纸。是韩玄命令造纸坊,这段时间加紧制造的。
既然放下豪言壮语,供养学院内的士子,笔墨纸砚这些基础物件自然是免费足量的供应。
笔、墨、砚这三样还好说,虽然都造价不菲,但胜在可重复利用。
不像是纸张,是属于一次性,且昂贵的消耗品。
若是从外界购买,就算是韩玄再财大气粗,也会破产,供不起那么多的学子日常消耗。
所以一年前,韩玄未雨绸缪,特意命人研制造纸术,建立属于自己的造纸坊,最终成功造出更加便宜,更易于书写保存的竹纸。
相比其他学子,抱着一卷卷竹纸研究,司马徽和庞德公几人,更好奇一旁的奇怪木板和泥印。
有一些工匠,正坐在一旁,用着刻刀在木板上雕刻。
司马徽走上前去,拿起一个刻完的木板,其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字迹,排列工整,大小一致。
“这居然是四书之一的《论语》。”司马徽仔细辨认,发现上面篆刻的是翻转过后的《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