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竹林的变化确实有些大,也就半个多月时间,二十亩山地划分明晰,牛栏和猪圈利用山体的优势,铲出了一米多高的土墙,还扎上了篱笆防止山土下滑,顶棚盖的是稻草,篱笆墙是这里最耀眼的建筑。
整个院子都是竹栏杆,高度约在一米七以上,超越了一般人的身高,木桩间隔齐整,材质虽然简单,做工却很精细,即便是高大的牛也难以翻越。
猪圈更为细致,配置了专用灶房,毕竟猪食也是需要煮熟的,夏天的竹栏杆通风凉爽,冬天围上厚厚的稻草挡风保暖,这样的构造也算是就地取材的最佳模式。
种猪和母猪都有各自的单间,大小不同的猪分别有各自群体,猪这种动物天性就是懒,整天除了吃就是睡,现在几乎都在躺着养膘,只有十多只小猪娃打的正欢。
原来的篱笆院被整成了菜地,中间的竹子杂物都被清理干净,包括那个小篱笆院,小屋前的遮凉棚多了几根顶梁柱,面积加大了一倍多,盖上了稻草,遮荫效果非常好。
小屋里四张竹床依然靠墙竖立,多了一些锄头铁锹土箕木桶之类的劳动工具,摆放的很凌乱,地上泥土覆盖,只有靠墙的角落依稀可以看见竹片,怪不得小妹会不满,其他人脸上也写着失望。
“我们的凉棚和小屋能给别人带来方便,总比荒废塌陷了好,再说这些菜地整的多齐整,有几块好像是二弟四弟开出来的,还种过萝卜青菜是不是?”若是让大家看见遍地杂草,每个人心里都会难过的。
“对对对,就是这几快,还是做屋子推下来的土整出来的,可惜我们只吃过小青菜,长大后的那些菜可能全被兔子吃光了。”张子坤上前比划,他可是每天都给菜地浇水的。
“是的,兔子吃完了你们投放的草料,又掏洞跑了出来,那些菜把它们喂得肥肥壮壮的,还增加了好多小兔子,后来我就帮它们搬了个家。”乔景妍想着和银叔一块掏那些兔子窝,觉得非常的过瘾。
小主,
他们在这里度过的五十多个日日夜夜,有迷惘无助,有胆战心惊,有惊喜有创造,就是没有苦难没有饥饿,快乐日复一日的叠加,情意朝朝夕夕深耕。
杨老太爷在小屋里仔仔细细察,嘴里不由自主的赞叹。“一年多过去了,屋里没有漏水的痕迹,你们是拿什么做的屋顶?”
这下子热闹了,几个人抢着回答,七嘴八舌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最后还是许多田抱来几片竹瓣,铺在地上一块块咬合,惊的大人们目瞪口呆,老爷子嘴里反复念叨。“聪明,我的这些孙子都是绝顶的聪明。”
“爷爷,小红也很聪明,我还牵着它一起推土了。”宝儿觉得小红也是他们的兄弟,爷爷的夸赞自然不可以少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