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轩呵呵一笑,道:“死就死了,是人都会死的,苏大人,司马光一死,如今你们朝廷是谁主政?”
苏东坡道:“太皇太后已经下令,让陛下亲政,由章醇任户部尚书,总领朝政,曾布曾大人为兵部尚书,范纯仁为刑部尚书。”
李轩闻言,惊讶的道:“都是新党啊,大宋朝廷变天了?”
苏东坡点点头,道:“魏王,我们新党跟你关系一向不错,岳立的事情,都是司马光的错,你就别把怒气撒在朝廷的身上了,这件事,老夫会配合你尽快善后,等岳立的大军一回来,朝廷肯定会贬掉岳立的上将军职位的,魏王大可放心,这会不如跟老夫去帅营赴宴?”
新党对李轩的态度跟司马光截然相反,他们都跟曾布的想法差不多,决定对李轩进行怀柔政策,重要的是恢复新法,富国强兵,新党的人认为,只要朝廷强大了,魏王迟早会迫于压力,对朝廷俯首称臣,而没有必要像司马光那样,用尽手段,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去夺燕云十六州。
他们的主张,对异族要强硬,对汉人内部的敌人,则尽量不用武力,而是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慢慢的收服,这跟司马光是完全相反的政策,司马光是攘外必先安内,对异族尽量委曲求全,对内部的敌人,像明教,李轩这种反骨仔,则必须斩草除根,非常强硬。
李轩道:“好说,宴会就不必了,岳立是个死脑筋,只会按着司马光的命令行事,我得赶紧找到他,让钦差大臣给他传圣旨,否则,按照他的性格,非把老子的燕云十六州弄的天翻地覆不可!”
说完,便向苏东坡告辞,苏东坡赶紧叫传旨的钦差大臣跟着李轩的人出雁门关,这名钦差,这回却不是文人,而是个太监。
原来文官都不敢去燕云十六州传圣旨,倒是太监对皇帝更死心塌地,主动领了这个极其危险的任务。
众人一出雁门关,进入了对面张人杰的大营,李轩就彻底的得到了所有的情报,惊讶的目瞪口呆,道:“这个岳立这么厉害?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居然让一支孤军万余人就拿下了南京,真是丢尽了老子的脸!”
张人杰闻言,吓得跪了下来,道:“末将无能,还请王爷治罪!”
李轩道:“治罪倒是不必,你也尽力了,还伤的这么严重,这里不必守了,江南大乱,借给朝廷十个胆,他们也不敢再攻打我燕云十六州了,留下一千人守边境,其余人马,跟本王回南京!”
张人杰连忙应诺,他最开始有两万骑兵,被岳立干掉了四千,又派了五千给叶将军,这里还剩下一万一千人,外加大理的两万士兵。
于是,便带着这三万人,拥着李轩向南京而去。
而李秋水的西夏人马,过了雁门关便向李轩告辞回西夏了。
雁门关离南京城并不远,李轩带着逍遥军骑兵,一路急行军,很快便抵达了南京城外,而大理的士兵,都是步兵为主,跟在后面慢慢过来。
李轩一到南京城外,就跟阿朱的大军汇合了,阿朱终于见到李轩,这些天的担忧顿时烟消云散。
李轩牵着阿朱的手,道:“阿朱大人,大功告成,钦差大臣已经进城,岳立很快就会带兵退出南京城,相信短期内大宋朝廷都不敢与我们逍遥军为敌了!”
阿朱点点头,道:“按你这么说,我是不是可以去开封接儿子了,儿子都三岁了,我现在好想他!”
李轩道:“接什么接,咱们现在占了上风,就不必给朝廷面子,等钦差出来,叫他回到开封后跟章醇说,派人给老子把儿子送到南京,慢了一时三刻,让阿朱大人不高兴了,老子的逍遥军就踏平他的京城!”
阿朱顿时哈哈大笑,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一旁的张人杰道:“王爷,这次岳立欺人太甚,可不能这么轻易的放他走!”
李轩道:“得饶人处且饶人,更何况你还打不过他,就算了吧!”
一句话怼的张人杰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