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时,一名明教的弟子匆匆忙忙,满头大汗的走到张中兴跟前,小声的道:“张教主,大喜,杭州发生民变,数万百姓赶走了杭州知府,夺了杭州城,我洪水旗也一起起兵,聚集了数千军队,坛主刘瑛请张教主带领高手速速前去杭州,主持大局。”
张中兴闻言一愣,心想,在大宋境内经常发生各种民变,通常很快就会被朝廷大军扑灭,这次百姓抢了一座重要城池,也算闹得比较大了,但此刻自己离不开,还得留下比武,于是对一旁的五散人周裴道:“周裴,杭州发生民变,你带四散人和所有来少林的明教弟子,前去支援,我和胡右使,四大法王留下助魏王比武。”
群雄闻言,都感到吃惊,周裴四人自然是不想去,周裴一心想找机会跟张中兴争教主之位,留在少林的都是六方同盟的高层,自己去了,便低人一等,但此刻他也没法,只得应诺,匆匆带明教众人离去。
慕容复还有点失望,道:“张兄弟,你明教一下走了这么多高手,明天可不好打了。”
张中兴脸色一红,道:“没办法,杭州的民变太突然了,我们完全没有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唯有李轩,心中极度震撼,问:“三弟,你刚刚可是说的,杭州已经被百姓拿下?”
张中兴点点头,道:“确实是这么说的。”
李轩心想,莫非历史上的方腊起义提前了二十多年爆发了,要知道方腊起义虽然时间不长,才一年时间就被朝廷扑灭,但影响却非常之大,整个江南地区都有参与,方腊更是聚集了百万大军。
但此刻他也不敢确定,他虽然历史学的不好,但也听说过方腊起义最开始爆发的地方,并不在杭州,心想,因为自己穿越造成了蝴蝶效应,导致大宋的大规模民变提前发生,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结合的结果,北宋百姓被欺压太甚,爆发大规模民变就是必然性,但是由方腊领头起义,就是偶然了,因为自己的出现,这个领头的人肯定不会是方腊,但可能是其他人,至于最后会发展得如何,就不能提前预知了。
不过,这对自己是好事,想必司马光为民变为累,再没有余力对付自己了。
于是呵呵笑道:“慕容兄弟,这是好事,民变会拖住司马光,我们再也不必担心辽宋联盟了。”
但慕容复和张中兴二人不知道历史,自然也就不知道民变会变的如此严重。
慕容复道:“没这么严重吧,大宋朝廷经常都会有各种民变发生,往往朝廷大军一到,民变就灰飞烟灭了。”
张中兴也这么认为,道:“是啊,我们还是不能大意,要小心提防司马光。”
李轩见二人不以为意,也不再说,因为如今历史改变的太大,他也没有十分的把握,于是道:“那就别管那么多了,民变总之对我们是有利的,今天打得也不错,咱们三兄弟今晚好好庆祝一番。”
……
次日,比武继续,调整了半个白天加一个晚上,萧峰,虚竹满血复活,段誉内力深厚,虽然被李轩打伤,但不是太严重,有虚竹协助疗伤一夜,也恢复的七七八八了,可以勉强出手。
李轩见高太后和黄裳等朝廷的人都还在,心想,莫非自己想多了,杭州的民变其实影响并不大,连黄裳都没有挪屁股。
他不知道的是,向来大规模民变,开始的时候,都看起来并不是太严重,连杭州知州都这么认为,觉得只要集合江南的厢兵,就能轻松将其扑灭,所以,并未上报给朝廷,这些做官的人的心思,都是欺上瞒下,杭州知州不想自己的前途受到影响,一心想着先扑灭民变,然后再找机会上报,到时候罪名就轻得多了,再送点银子,说不定可以化险为夷。
所以,明教已经得知杭州发生的事情,而高太后和朝廷,还蒙在鼓里,否则,他们不可能还这么安心在此比武。
一开局,萧峰三兄弟再次下场,向六方联盟挑战。
由于李轩之前说过的,要排个天下第一出来,那么,打过的两人,自然不能再打,所以,李轩不能再对段誉,只能选择虚竹,张中兴上场,对上段誉,萧峰便交给了李秋水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