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能说会道

更何况事实也是如此。

高太后顿时来了兴趣,道:“这个倒是,秦始皇跟我朝太祖相比,确实对百姓过于苛刻了,导致他一死,他的儿子就压不住百姓的叛乱,秦二世就丢了天下,我太祖仁德治国,当能千秋万世,永保太平,那你接着说,汉武帝可是威加寰宇,纵横四海,哪里又不如我太祖皇帝了?”

李轩笑道:“汉武帝虽然厉害,但他过于迷恋武力,导致他在位的时候,一直对外征战,耗光了国力,所以,他死后,很快就出现了内乱,被王莽窜了位,这个就是美中不足了,哪里能跟我太祖皇帝相比,对外征战都是适可而止,并不会打肿脸充胖子,虚耗国力。”

此言一出,群臣自然附和,有些拍马屁之徒已经开始弘扬宋太祖的功德,高太后更是笑得灿烂,连连点头,道:“魏王言之有理,太祖皇帝在这点上,确实强过了汉武帝,并不会穷兵黩武,空耗国力,那你再说说唐太宗李世民,他可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大唐盛世,威加海外,八方来朝,连极西之国都派使者来朝拜,而且,没有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这两个缺点,如何也比不上我朝太祖皇帝了?”

小主,

李轩挥挥手,道:“李世民此人,文武全才,确实厉害,不过他的缺点就更不用提了,得国不正,李渊父子,都是背叛大随得了天下,而我朝太祖皇帝,对后周天子柴荣可算是仁至义尽,后周的天下,都是太祖皇帝带着众兄弟打下来的,柴荣活着的时候,就对太祖皇帝各种猜忌,他一死,太祖也没有欺负柴氏的孤儿寡母,而是陈桥兵变,被兄弟们黄袍加身,强迫当上了皇帝之位,更何况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害自己的两位亲兄弟,哪里能跟太祖相比,太祖可是把皇帝之位传给了自己的亲兄弟,可谓是兄友弟恭,一家团结,乃是我汉人的典范,所以,本王看来,太祖皇帝身上没有任何的污点,而且杯酒释兵权,没有杀害功臣,还善待他们颐养天年,可算是我华夏自古以来,最完美的一个皇帝了。”

后世也有野史认为,宋太祖是被兄弟所害,夺了皇位,但李轩不相信这类野史,毕竟是没有被公认的,野史说啥的都有,不可尽信,李轩觉得依照宋太祖的历史表现来看,应该不至于搞不好跟亲兄弟的关系,毕竟那些武将,异姓兄弟都能处的这么好,怎么会处不好跟自己亲兄弟之间的关系,而且赵光义的表现总体来说,也很不错,应该不至于干这种谋害亲兄弟的事情。

李轩的一番言论,倒是让群臣对他的态度大为改观,很多人已经在想,既然魏王对太祖皇帝如此推崇,应该不会有谋反之心吧,连高太后都有点后悔,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要是逼反了李轩,会不会就此损失国家的栋梁,造成大宋朝局动荡?

于是道:“魏王言之有理,听魏王这么一说,萧峰出身草莽,确实不能跟太祖皇帝相提并论,哀家也有此担心,即便萧峰无意南侵,能不能压住手下的大辽臣属,段公子,不知你还可有话说?”

段誉反应也是极快,道:“只要太后承认我大哥无意南侵就好,至少我大辽皇帝是诚心跟大宋结盟的,可魏王又如何能证明自己对大宋朝廷的忠心,魏王才是狼子野心,对辽宋两国都不怀好意,太后,你听他说得这么动人,不信你问他要燕云十六州的管辖权试试看,如果魏王同意把手中掌控的地盘都交给大宋朝廷治理,我段誉二话不说,当即离去,绝不提什么辽宋结盟的事情!”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从李轩的夸夸其谈中清醒过来,李轩说的好听,却没有对朝廷有实质上的忠心表现,连高太后也抹了一把冷汗,对李轩道:“魏王,段公子此言有理,你可愿意让出燕云十六州,以表明对朝廷的忠心?”

李轩愕然,终于明白,段誉的口才太厉害了,一句话就说到了自己的死穴,只要自己在大宋朝臣的心里,还是个狼子野心之人,他们就会考虑跟大辽结盟,反正没什么坏处,何乐而不为,除非自己傻到拱手将地盘让出。

他当然不会这么蠢,于是尴尬的笑道:“这个嘛,燕云十六州目前还不安定,更有大辽虎视眈眈,本王坐镇这里,只不过是抵抗辽军入侵,替朝廷镇守边疆罢了,等他日我逍遥军灭了大辽,本王便会辞官归隐,带着娇妻美妾笑傲江湖去了,将地盘一股脑都交给太后管理。”

朝堂之上,都是些狡猾的狐狸,他这么说,自然无人相信,他不肯给出地盘,那野心家的帽子,肯定是摘不掉的了。

高太后连忙趁机道:“既然如此,那魏王就不能怪哀家跟大辽结盟了,魏王要是心中不快,大可以去找萧峰出气,可别把怨气撒在哀家身上,这结盟毕竟是萧峰提出来的。”

她也很聪明,虽然答应了段誉的结盟请求,但却只是想躲在萧峰背后捡便宜,可不想当出头鸟,有李轩在,刚好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