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兴愕然,道:“二哥果然高招,让大辽和大宋的主力部队为了燕云十六州死磕,我们三兄弟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了,哈哈,此计高明!”
李轩又道:“三弟,南方广阔,你的大军一旦进了大宋境内,我们三兄弟就跟大宋朝廷撕破脸了,你有没有想好,准备拿下大宋的那块地盘,作为明教的根基?”
张中兴道:“我们明教向来在江南一代对抗朝廷,那边的根基很深,如果可以的话,自然最好能拿下江南。”
李轩却摇摇头,道:“三弟,江南虽好,但大宋朝廷在江南的根基更深,你们就算拿下,也是守不住的。”
张中兴一愣,道:“二哥,你有何高见?”
李轩道:“咱们这么办,来两招声东击西,大军从瀛洲边境进了河东路之后,先攻开封!”
张中兴愕然,道:“开封可是大宋的京城,有重兵把守,我们如何能拿下?”
李轩呵呵一笑,道:“我们肯定拿不下,但只要攻到开封城下,高太后必然失去了分寸,调集全国的军队过来勤王,到时候,各地就更加空虚了,然后,我们掉头向江南,再来一次声东击西,把聚集到开封的宋军引向江南,江南富庶,是朝廷的命根子,肯定不容有失,咱们在江南抢他一阵,抢够了钱粮,大军征集船只,就顺长江而上,然后,拿下荆湖南北两路,这里同样是鱼米之乡,又远离中原和江南两个朝廷必守之地,还可以觊觎成都,巴蜀之地,足以让三弟有广阔的战略空间,到时候我们兄弟南北呼应,大宋必然顾此失彼,他要攻你,我就率兵南下,威胁开封,他要攻我,三弟可以北上洛阳,同样的威胁开封。”
张中兴从未想过这么远,听李轩如此说得头头是道,兴奋得合不拢嘴,道:“好,二哥果然高招,我们明教就按二哥说的做!”
李轩早已为明教设立好了全套的南下进攻路线,他其实也没有这么高明,不过这路线就是明末农民军李自成的进攻路线,想想其实也挺适合现在的,于是,全部照搬便是,既然李自成选择了这样的路线,最后成功了,说明这条路是对的。
明教打扫完战场,当即率领大军撤退,没有做丝毫停留,连涿州城都没进,一路南下前往莫州。
李轩之所以这么闲有空过来指挥明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大军此刻新兵太多,都在训练,无法进行大战,逍遥军虽然厉害,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此厉害的精锐之师,李轩打造出来并不容易,一是花费巨大,可不像明教这些士兵一样靠抢,那都是要给军饷的,武器装备都是按当时最高的标准来配置,还有新式武器,那都是极其耗钱的,而且,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技术,花时间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自然是因为司马光的策略,李轩手里的四大厉害的将军,如今,只剩下一个宗旻还算听令,其他的都已经无法使用,所以,练兵的速度大大的慢了下来,毕竟之前岳立几人招来的士兵,都是主动抗辽的热血青年,这些人思想觉悟高,训练他们抗辽,也更为容易,但李轩这次招兵,招的都是自己几个州地盘的当地百姓,大部分都是西京道的汉人,还有两个州,绥州,夏州原来是西夏的,招的兵自然也都是西夏少数民族的人比较多,所以,这些士兵的思想觉悟,不能跟岳立招的兵同日而语,需要更长时间来训练,但也有个好处,他们不是打着保护大宋的旗号,不会担心失控,已经算李轩自己的私兵了。
既然无兵可用,所以,李轩只能过来协助明教,让明教至少为自己牵制住大宋的主力,可以给自己减轻一半的压力,否则的话,按张中兴原来的打法,怕是在司马光手里,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全面崩溃,到时候,李轩就得面临辽宋两国的主力部队,此刻他的实力还远远不够,那就非常危险了。
司马光待明教大军离开之后,派了很多斥候侦查,确定山谷没有伏兵之后,才敢率领大军进入山谷,一进山谷,就见到了惨烈的战场,做诱饵的五千宋兵全军覆没,大部分当场战死,还有侥幸活下来的几百人最后选择投降,现场留下了四千余宋兵尸体,而明教几乎没有什么损伤。
司马光找到子期的尸体,抱着痛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