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臣子的责任!

而在片刻的对视后,纪晓岚最终还是点点头:

“会。”

话音落下,何维佳笑了。

他耸耸肩,语重心长的对纪晓岚说道:

“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和大人身上,我想他就不会停下马车。”

脑海中,一道若隐若现的灵感浮现。

此刻的纪晓岚,他的眼神逐渐变得认真起来。

冥冥中有一种感觉,何维佳此刻说的这些,会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巨大的帮助,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此刻语气多了几分急迫:

“你想说什么?”

看着逐渐恢复过来的纪晓岚,何维佳心中松了一口气。

有反应就好,这说明纪晓岚还有救。

何维佳最怕的,就是在沉重的打击下,纪晓岚从此一蹶不振。

比如法兰西无政府主义大佬雅各布。

他奋斗了一生,到处宣传无朝堂主义,然后在监狱,被一个老头问了一句——

如果没有朝堂,等我老了之后,谁来照顾我?

无心的一句话,直接绝杀了雅各布。

何维佳怕的不是纪晓岚颓废,而是深受打击的纪晓岚,从此远离朝堂,寄情山水。

所以他必须要让纪晓岚振作起来。

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何维佳深吸了一口气,他认真的看向纪晓岚:

“为自己,为国家,为天下的黎明百姓,讨论这些没有任何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这个答案是不分对错的。”

话音落下,纪晓岚不由皱起眉头:

“我还是有些不明白。”

儒家思想有毒,他告诉你忠于国家,孝敬父母,对长者要足够尊敬。

这便是儒家的天地君亲师。

只要天下所有人,都能做到以上的这三点,世间便太平了。

但这其实是一个谎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儒家告诉你要克制,要做一个好人。

但儒家没有告诉你,人之初,性本恶,在面对坏人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所以就有了法家。

而在此之上,则是道家的思想。

准确的说,下等儒家是漂亮的皮,中等法家是支撑皮的骨,上等道家是负责调动这一切的魂。

相互制衡,相互对立的原则。

这便是道家,比如阴阳,比如对立,比如挑拨离间。

一切的帝王之术,都脱胎于道家!

纪晓岚深受其害,他被儒家编织的美好给蒙骗了,认为这样就是正确的。

和珅受法家影响最大。

这里的法,不是律法这种浅薄的东西,而是法的核心。

即,更有效率,更快速的完成一件事情。

和珅的法,不是法律的法,而是方法的法。

他以法为源,破而后立,感悟法之大道!

但纪晓岚的儒,却是儒,腐儒的儒。

两人的道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两人的境界,却差之千里!

所以纪晓岚输了。

他比和珅聪明,却始终没有看透儒家的本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何维佳将这一切告诉纪晓岚,纪晓岚能看透吗?

答案是否定的。

道不是说的,而是悟的,要有足够的经历。

道可道,非常道。

能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就不是道!

纪晓岚的经历不够,他前半生受到儒家思想荼毒,一时半会是改不回来的。

也正是因为改不回来,所以他才会颓废,而真正能拯救纪晓岚的只有他自己!

何维佳要做的,就是在纪晓岚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让他的目光不在局限在儒家这一条道路。

而是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他要做的,是打破纪晓岚心中的一扇窗!

所以下一刻,何维佳问了纪晓岚这样一个问题:

“和大人很贪,纪先生不贪,但倘若和大人将自己这些年贪的钱,拿出七成购买粮食赈济灾民,修建水利,您还认为和大人是贪官吗?”

和珅很贪,凡是他经手的买卖,少则三成,多则七成。

修建水利,他能贪点。

买官卖官,他也能贪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哪怕是粮草调动这种小事情,作为户部尚书的和珅,照样和捞一笔柴米油盐。

他的财富有多少?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成——富可敌国。

和珅死后,他一个人的财富,便撑起了嘉庆前十年的辉煌。

当然,现在的和珅还达不到富可敌国的程度,毕竟这才乾隆十八年。

但即便如此,假设和珅真的将七成的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大到清理河道,小到施粥救民。

这笔钱,至少可以让乾隆朝多兴盛二十年!

虽然不想承认,但此刻面色难看的纪晓岚,最终只能点头说道:

“他会是好人,甚至是一个足以名垂青史的圣人。”

纪晓岚的脸色为什么难看?

不是因为承载和珅有成为圣人的机会,而是因为他清楚自己没有和珅的权利和财富,所以他就没办法做成这些事情。

这让纪晓岚不由的再次陷入自我怀疑的循坏:

“你的意思是,我的路走错了?”

何维佳听出了纪晓岚的沮丧。

但紧接着,他便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您认为,和大人会这么做吗?”

没有任何犹豫,纪晓岚斩钉截铁的说道:

“不会,和珅贪婪成性,绝不会这么做。”

纪晓岚了解和珅,恰恰是因为了解,所以他知道和珅绝不可能将七成的财富分给天下人。

和珅走的是法,不是律法的法,而是办法的法。

全天下最大的法是什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