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长期战前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他们选择开辟近东战线,局面很像是印象中另一个世界线熟悉的1945,在某个落榜美术生在西线被百万大军登陆的时候,这种两线作战的压力几乎是无解的。

不过李澄认为他现在的状况可比1945的三德子强上太多了,萨尔贡不是什么战局绝对优势的大军,希之翼控制的西萨卡兹也绝对不是日暮西山的落魄局面。他们保全着完整的工业,西萨卡兹的建设成果完全没有被可怕的战略轰炸摧残,这给长期战提供了基础。

希之翼也还没有丧失最重要的制空权,空军依然牢牢掌控着空域。

天蝎空军是扛着成倍的损失在强行支援登陆,这一点就让他们的情况好转很多了,在伞兵搅混水的时候,代价是成百上千架天蝎战机和上面的飞行员。

另外一边,即便是登陆场的形势,萨尔贡人也进展不佳,他们虽然打上了近东,但控制范围很有限,在雷姆必拓的荒原烂地,他们的推进速度堪称蜗牛,要把希之翼在8月吃的苦头再受一遍。

“萨尔贡人短时间很难在南方全面展开,这就是我们争取时间的最好时机,只要击溃特雷西斯,那么我们的情况会好转不少。”

威尔伯如此说,“而且参考实际状况来说,卡兹戴尔军队也更好对付,我很确信他们的状况比我们更糟糕。”

“但萨尔贡就不是这样,我们要把他们推下海得不到任何东西,而且付出的代价很可能让我们丧失进攻的主动权。”

李澄舒缓眉头,承认了他的说法:“正是如此。”

同时李澄也迅速抛弃了速战速决的幼稚想法,这场战争已经不可能是简单的地区冲突和往日的“数月战争”了,在三方大战中,厮杀的时间很可能提升到数年之久。

所以,希之翼提前在控制区公布的食品配给法和地下工厂转移真是富有先见之明,很快就到了这些东西体现作用的时候了,而少数资源缺失也能从莱塔尼亚得到补充。

李澄靠在椅子上,揣摩着这头萨尔贡巨兽什么时候能在巨大的损失中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