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哥式价值

1095年,哥伦比亚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莱克星敦号在康提尔豪斯造船厂下水。

这是第一艘用于起降飞行器的海上舰船,在海战新理论下执行的一次伟大实践,由欧布莱特上将主持了整个下水仪式,海上飞机的起降很成功,在几架飞机稳稳的降落在航母跑道上时,观看的所有海军长官都爆发出了一阵欢快的掌声。

航空母舰的定位是使用海上舰载机进行作战,在超视距的位置上给予对方海上舰船重创,同时还能辅助主力战舰进行侦查,总体来说在航空器获得进展的当下是值得一试的武器。这艘航母的出现也充实了哥伦比亚的海外舰队,得以用于执行殖民地的运输舰队护航任务。

哥伦比亚这个国家,就是为了他们独特的价值观而存在的。

作为泰拉出现的第一个民主国家,来到这个国度的人或多或少抱有自由平等的价值倾向,自由主义在这里生根。

这里的人或许是为了躲避中陆的君主制,也或许是对远东的停滞感到烦闷,他们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引下团结在西陆,作为泰拉世界的一方独立势力。

南北战争结束后,哥伦比亚的社会倾向就朝着更加分裂的态势走去了,南方新成立的联盟党并没有因此妥协,他们的诸多要求得到满足,总统被迫让步以勉强维持着当前的联邦秩序,他可不想引爆又一次内战。

时间来到1095年,瀛洲战争的一无所获引发了政治危机,哥伦比亚的首次对外用兵就这样打了水漂。

他们在炎国死去的数十万人没能得到任何回报,士兵的遗体埋葬在了异国,他们的胜利果实却被萨尔贡无耻的窃取了,一个子都没捞到。

这在国内引爆了反萨尔贡情绪,人们在看到1095公约的内容后愤怒的唾骂肯尼政府的无能软弱,同时指责共和党的失职,这无疑为12月的大选埋下了地雷,现在党的形象已经一败涂地了。

另外,海外殖民地的情况也不算好,当地的土着游击战始终困扰着海外邦,他们不断向联邦请求援助,然后投入到新一轮的大战中,有情报称萨尔贡在为反抗组织提供军火,但哥伦比亚只能咬牙切齿的提出毫无作用的外交抗议。

肯尼忧心忡忡,他同时担上了两个光环,第一个是内战的平复者,而另一个则是软弱的失败者,还要面对政敌的攻击,大选的结果会如何呢?

随着萨尔贡的军备正在不断升级,哥伦比亚也感受到了敌意,圣温与萨斯坦布尔在东方秩序的意见上并不一致。紧张关系也逐渐加剧,伴随着萨尔贡大先知下台,掌握权力的艾伯图表现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他正在着手试图完成上一次大战萨尔贡未竟的事业——征服中陆。

未来会如何呢。

圣温特区,在漫长的夏季白昼中,一缕曦光照在菲林女神像的火炬上,映射出斑斓的影子,这里是泰拉第一片自由之地,针对汐斯塔危机的会议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