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妄撩开帘子,望着外头越发兴奋:“听闻那位乐伎名为南音,生的是国色天香,琴音更是如高山流水,叫人闻之难忘。”
冯疏月听了这话,不由哂笑:“此荒僻地文人墨客的追捧之言也可信得?不过井底之蛙,这些话听听便也得了,我看柳二你还是少些期待,免得大失所望。”
柳妄不以为然,摇摇折扇:“此言差矣!国都贵地的乐声固然磅礴壮丽动人心扉,这依山傍水的小地方,自也有小地方的妙处。”
冯疏月轻嗤一声,一副“你且看罢”的模样。
不多时,马车已停。
众人依次下来,时俞跟着撩开车帘,走下马车,一抬首便是一派热闹景象。眼前的品香楼门口人头攒动,其中不乏文人雅客、富商权贵。
楼内座位早已满满当当,好在柳妄提早定了二楼雅间。一行人坐下后,点了两壶好茶、几道茶点。
柳妄好酒,单点了两壶酒,此时提着一壶倚着雅间窗户,兴致勃勃看着品香楼中央高台。这高台设计得颇为讲究,台边四周引了活水作渠,内里栽种荷叶莲花,中有游鱼往来,颇有意趣。
此时那位声名远扬的乐伎南音还未上台,中央高台四角各有一位乐师齐奏,丝竹之声虽和京都的没法比,也算悦耳动听,中有舞姬随着节奏翩跹而舞,亦算赏心悦目。
柳铭几人则端着茶盏,看似喝茶,视线却不动声色扫过整个茶楼,看能否发现几张熟面孔。不过看过一圈并无异样,几人便渐渐收回目光,身体也放松了许多。
时俞用茶盖撇茶,随着茶盏里茶水荡漾,神识也无声无息弥漫笼罩整个品香楼,未曾发觉有修士气息,便将神识收回,饶有兴致地看着中央高台。她修行之后,就少有这般放松惬意的时刻,更遑论是身在人声鼎沸处,去观看这凡俗人间。
众人品茶闲聊,约莫半个时辰后,乐声渐隐渐歇,时俞抬头看去,见高台四角的乐师抱着乐器,缓缓躬身退场,几名舞姬也忽然一甩长袖翩然退下,便见一女子怀抱古琴走出。
这女子蒙着面纱,只露出一双宛如秋水的眸子,顾盼之间美不胜收,身段窈窕,腰肢如柳,走动时衣袂飘飘,长袖迤逦、如云如雾般流动,身上云纱在日光下流光溢彩,更衬得一副好颜色。
这便是乐伎南音。
她一出现,整个品香楼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
南音直身跪坐,古琴放在膝上,素腕挽袖,指尖搭在琴弦上,静默几瞬,而后低低地弹起一曲清幽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