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再去叫隔壁的小赵和素素。街道主任说是小孩子也可以学。”陶大娘突然想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素素没上学吗?赵姐也不识字吗?”小陈好奇问道。他看赵姐那样子像是识字的啊。
“学个什么啊?小赵的丈夫在战场上牺牲了,她公公婆婆收了人家两百块钱,就硬要把她改嫁,还让素素去当童养媳。小赵这才带着素素逃了出来。他们这情况哪有什么机会上学识字哦。”
方青峰正准备关门的手一顿。
“原来赵姐的丈夫也是军人啊,赵姐和素素也太可怜了。他公公婆婆怎么能这么欺负烈士遗孤呢。没人管吗?”小陈听了非常气愤。
陶大娘道:“这要是碰到难缠的公公婆婆,儿媳妇软弱一点,变着法子说是家事,就是乡里的干部都不好管的。还好小赵自己跑出来了。”
“哟,快走快走,别迟到了。”陶大娘又反应过来,“小陈你去门口叫小赵他们。”
转头看见坐在轮椅上难得发愣的侄子,招呼了一声,关好门,又锁了院门,和小陈走了。
“赵姐家门锁了。”小陈道。
“怕是已经去了,我们快去吧。”
陶大娘和小陈赶到祠堂的时候,里头人都快满了,闹哄哄的,两人找了半天才在边角的地方和别人挤了挤长条凳坐下。
台上的潘姐见时间到了,让大家安静。
但是正在聊东家长西家短的,这个手里纳着鞋底,那个手里还剥着蚕豆的老乡们一时根本停不下来。
最后还是街道主任有经验,拿着锣“哐哐哐”的敲了几下,瞬间安静下来。
潘姐便开始上台讲话。她很是紧张,拿着纸条有些手抖。她一对一办事还行,但是面对这种人多的大场合就紧张的不行。
之前演练的时候,没说几个字就卡壳,最后赵静按照她讲话的意思给她写了一个简短紧要的讲稿,让她照着念,她这才能通篇说下来。
她自己也知道,作为代表妇联的小组组长,她应该开这个场的。
在赵静鼓励的眼神下,潘姐拿着稿子简略的讲了这次由县里妇联组织的扫盲运动概况,意义,安排情况。
讲完便松了口气,赶紧让赵静上场。
大家就看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上了台。
“呀,是赵姐,大娘你看,是赵姐在台上。”小陈惊讶地指着台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