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七宗罪

宋桓帝 温毅阳 1505 字 14天前

大约半柱香之后,内侍省副都知黄经臣便风尘仆仆地走进福宁殿寝阁里了。

赵桓一边在小黄门的服侍下漱口洗脸擦牙粉抹香膏,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面前这位历史上与童贯童大王相提并论的老阉人。

黄经臣与其顶头上司卢端几乎是前后脚入的宫,都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卢端长得白白胖胖像个富家老太太,黄经臣则不然,身材高大,腰背硬直,古铜色长方脸棱角分明,一看就知道是个宁折不弯的倔老头。

历史上的黄经臣确是如此,金军二次南下攻破东京城时,别的内侍宦官不是遁了就是降了,有的甚至助纣为虐,积极举报藏身在士庶都人当中的赵家宗室子弟。

只有黄经臣是个例外,他直接纵身一跃跳进火海里把自己烧死了,或许正是冲着焚身殉主这一点,赵桓才同意把他留在身边继续当差。

其实让黄经臣充任内侍省副都知,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由头,即是此人和内侍省都知卢端、北司押班陈良弼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宦官谱系,彼此之间可以互相制衡,避免一党独大。

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曾经服侍过宋徽宗的原配皇后王氏,并且一直与宋钦宗的亲母舅王宗濋保持着密切联系,若非如此,就算是赵桓诚心想留他都不一定能留得住。

“好了,好了。”

赵桓漱洗罢,摆手让陈良弼和他手下的小黄门都到外面候差,自己则冲着黄经臣笑了笑道,“黄都知一路辛苦了,坐下来回话吧!”

“多谢官家,勤劳王事,乃臣仆本分,何累之有?”黄经臣嘴上说不累,两条腿直打颤,高大的身躯也在微微发抖,毕竟是五六十岁的人了,经不起连日来鞍马劳顿。

赵桓只好硬把他摁到铺着锦褥的绣墩上坐下来,自己则往他对面的御榻上一歪,若无其事地随口问道:“你此番前往镇江,可知上皇近日龙体安康否?”

“回奏官家,”黄经臣欠着身子坐在绣墩上,看上去有些受宠若惊,实际上稳如老狗,只听他沉声说道,“臣仆行至江北瓜洲渡,遭遇守军阻拦,并未亲眼目睹上皇天颜。”

“哦?”赵桓慢慢坐直了身子,难怪这么多天没有消息传回来,原来一到江边就被人家摁在那里了。

看来镇江的形势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复杂,那伙人不只是止绝东南递角和拦截勤王兵马那么简单,很可能正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如此说来,黄都知岂不是空手而返?”在那种情况下能够脱身回来就已经很不错了,赵桓实在对他不能指望更多。

孰料黄经臣却肃然回答道:“臣仆没能伏望清光,着实有些遗憾,但自认不虚此行。”

赵桓一听,立马来了兴趣:“何谓不虚此行?”

黄经臣见自己的话引起了官家重视,这才有条不紊地把事情的经过略说一遍。

原来他和随从一到瓜洲渡,即被童贯的胜捷军亲兵拘禁在一个名叫望江楼的客栈里,没承想就在几天前,居然与匆匆南下的张邦昌一行人在那里不期而遇。

张邦昌在望江楼客栈里住了一宿,天没亮就被胜捷军亲兵押送到对岸去了,奇怪的是,当天下午内侍张见道便奉上皇之命,专门跑过来把新君派来朝觐的人全部放走了......

“张见道?”赵桓默念了一下这个人的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