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在家里,农活一大堆,还要带两个妹妹,根本就没有空。
池蝉也只纠结了一瞬,就想到了办法。
“要不让爸爸回来帮忙?
到时候咱们还可以顺便卖文具书籍?”
之前池蝉就有过卖文具书籍的想法,本来想等到高二之后,劝妈妈租下学校对面的新铺子之后再实行的。
或许,这个想法现在就可以提上日程?
“这——?”
池蝉的提议犹如一个炸弹,炸得张巧月外焦里嫩的。
“怎么可能,你爸工地上事情多得很,加班都加不过来!”
现在正是房地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时期,池明和工地上的活确实是多,工资也高。
这几年,池明和在工地上确实挣了一笔钱。
池蝉家的房子,就是这几年挣的钱,外加借了一圈七大姑八大姨的钱,才完成的装修。
虽然现在盒饭生意每天挣的钱,是张巧月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也比池明和工地上挣得多得多。
但张巧月这对夫妻吧,根深蒂固刻在骨子里的想法就是:做生意是个风险太大的工作,远不如工地上多劳多得来得稳当。
骨子里追求安稳的基因,让这对夫妻注定了是只能养家糊口的普通人。
上辈子也是这样,村里有一户做水果生意的,跟池家有点沾亲带故的亲戚关系。
池明和在工地上挣得这一小笔钱,还没来得及拿出来装修房子,被亲戚做生意而快速发家的状态给蚌埠住了。
夫妻俩鼓起决心,跟人家一合计,在县城里,合伙开了一家水果店。
水果店刚开张,还没步入正轨,初期客流较少,资金回笼速度较慢。
眼见着存款飞速打水漂,张巧月和池明和就慌了,商量着想要退出生意。
亲戚劝了好久,都没劝住,最后出了一笔钱,将池明和占得份子买回去了。
过了一年,水果店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亲戚赚得盆满钵满,张巧月和池明和只能眼睁睁看着亲戚家盖新楼房,买小轿车。
池蝉清楚地知道,她爸妈这种小家小户思想的局限性。
穷人思维限制住了她爸妈,家庭负担也同样限制住了她爸妈。
过重的负担和短浅的目光,让夫妻俩往往在犹豫和彷徨中,就失去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也束缚住了俩人不顾一切想往前冲的手脚。
夫妻俩根本没有任何资本去赌,他们也输不起,输了就是万劫不复,一个家庭从此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