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韩若雪小试云手惹怒斥 孟庆武习得潭腿圆夙愿

飘雪之殇 肃月暄 3136 字 12天前

那边韩若雪便不敢吭声,抽了纸巾给何少平擦衬衫,还时不时地嘟着嘴瞥邱牧阳。

在兄弟五人中,她其实最怕邱牧阳。她活泼好动、刁蛮任性,自小犯了不少事,也自然知道对付五个哥哥的方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韩若冰是亲哥,她选择全听,因为韩若冰对她相当纵容,几乎不管她,对她都是无关痛痒、易如反掌的要求,几乎未曾说过她半点不是,她大可肆意妄为,更常自得以逍遥事外。至于二哥孟凡千的话语,她选择全不听,如风过耳,因为无论你做什么,那孟凡千总是嘻哈一笑,全不在乎。而面对她的三哥邱牧阳,她是有选择的,平时在他面前,你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尽可随心所欲,甚至“胡作非为”,但只要邱牧阳眼睛一瞪,她必须听,立刻束手就擒,就像今晚。至于老四、老五 ,她根本不把他们放眼里,虽然这两个人都比自己大,但实际上她感觉自己反而是姐姐。三人高中毕业前一直是同学,她从小跟了哥哥学了点三脚猫的功夫,便轻易地成了三人中的老大,她非常仗义,知人擅交,刚上初中不久,为了扩大“江湖地位”,结交更多“江湖大佬”,便引了二人去和韩若冰三人结识。

后来,那风雪中6人结拜,便是她有意无意地促成的。本是韩若冰三人的《桃园三结义》剧情,被她临时增加戏码让庄重肃穆的画面变得五颜六色、威仪不肃。

“五颜六色”,即五个韶颜稚子和一绝色佳人。

邱牧阳看韩若雪使出埋伏拳,便突然想到师父孟庆武,也就是孟老二的父亲:“我是该看看师父去了!”

“雪儿,我明天去看师父,你去不去?”邱牧阳为缓和气氛,便没话找话故意去问依旧委屈满腹、愤愤不平的韩若雪。

“我不去,又不是我师父,我是跟我哥学的。”韩若雪依然没能从邱牧阳凛肃无情呵斥的余韵中脱将出来,语气中全是对邱牧阳的不满,一提到“哥”就又想到韩若冰的百般好,不免千头万绪,顺势流下泪,兀自抽泣起来:“我哥,我哥从来不凶我!”

邱牧阳一见便蓦生怜惜,目视何少平去劝解,何少平摊手摇头,邱牧阳再努嘴,何少平依然挤眉弄眼,摇头如鼓,如此三番五次,无果。邱牧阳只好给党湘云使眼色,党湘云正拿了餐巾纸给韩若雪,对他央求的目光视而不见,没有下一步动作,一副“自己犯的事自己处理”的淡漠表情。他只好起身走过去,把韩若雪的头揽过来,靠到胸腹上,却不道歉,只是用挑衅的目光望着党湘云,那眼神中分明是:好了吧?你不劝,我只好劝了,这不是我故意要抱其他女子的,是形势所逼,也是女王陛下你逼得哈。

韩若雪哭得梨花带雨,疯狂捶他,想挣脱,邱牧阳只好左手紧箍了,右手一把一把地给她抹眼泪,直到韩若雪哭声渐弱,而期间,邱牧阳向党湘云奸笑的样子愈发显得“耀武扬威”,趾高气昂。

党湘云只得自作自受。或许太辣眼睛,便疯狂搓了两下,求安慰,转身抱了罗黛青。罗黛青妩媚的脸便从她肩膀上探了出来,一脸的忍俊不禁,幸灾乐祸。

……

“师父,徒儿来看你来了”一进院门,邱牧阳便一声呐喝。

“到俺这,还提什么东西?先搁下!”一个高大威猛、年届五十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精神矍铄,容光焕发,略带地方口音。

邱牧阳知道这是要比划比划,师徒之间的见面礼,惯例。他便慢腾腾俯身去放东西,即将放稳的一刹那,突然扭身一个仆腿回旋,所谓青龙摆尾,腾身又是扑胸抓,那知孟庆武早已料到,腾身落地后,左手横格,右手爪已到咽喉。

“小屁三,退步了耶?哈哈哈哈”孟庆武笑声朗朗。

“师父,哪有退步,是您宝刀未老,日益精进了!”邱牧阳拱手一笑。

确实非邱牧阳武功不济,实乃他不敢发力。一是古技法拳种没有花架,出招必取要害,谋求一招制敌。十面埋伏拳与少林寺十三抓太过毒辣,尤其后者全是撩阴、插眼、刺喉等狠毒招数,对自己人岂敢全发?二是多年来,但凡邱牧阳或韩若冰提着礼物来见师父,手脚上的“见面礼”大致如此,鲜有例外。

“老伞,俺斗喜欢内这张,会胡咧咧滴臭嘴儿,说滴俺则心里吖,自个儿挠-滴,哈哈哈……”孟庆武笑着把邱牧阳扯进门。

孟庆武,山东高唐县孟楼村人士,离家30年,乡音未改。这个“自个挠的”,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给自己挠痒,除了表达挠到痒处时,那种陶情适性的无限惬意外,便是体现了因挠到敏感处而不能自已地怡然自得与喜不自胜,后引申为被说到心坎处时的心花怒放,俗称“心里美”。

孟庆武幼时好武,身材高大,步伐却异常灵活!被邻村一蔺姓老者看中,教习拳法,是数百年来流传在高唐地区的拳种,名十面埋伏拳。

此拳实只有十式,手眼身法步,讲究快速、迅捷。而“快”靠步伐移动,施展开有影无形,迅疾如风,又出招隐秘,出其不意,一招紧似一招,人便觉与十人相搏,如陷重围,不能摆脱,便是十面埋伏。

初,孟庆武不得要领,蔺老点播到,拳法要诀“闪如清风退拔刀、蹿高纵远似狸猫,动如蛇、行如猫”,你行拳,但思狸猫搏杀之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孟庆武渐悟,但终不能圆满。那“白猫洗脸”一式,终不能突破一秒5拳,而蔺老以60岁年迈之躯依然轻松6拳,孟庆武称慕不已,蔺老说:这算不得什么,我大师兄魏劲璋年轻时曾1秒8拳!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蔺老又讲起,这十面埋伏拳实出自临清黑龙潭潭腿。由唐末宋初昆仑大师所创,一经亮相江湖,便技惊天下,曾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太祖长拳”较艺,平分秋色,始有“南拳北腿”之说,后世也有南拳为“洪拳”的说法,但北腿为龙潭寺潭腿一说,无人有异!

江湖盛传天下武功出少林,唯潭腿是个例外。相传明正德年间,一少林高僧慕名前往临清黑龙潭走访,与潭腿传人一见如故,便以少林罗汉拳与潭腿换艺。潭腿到少林后,几经改进成为“少林弹腿”;而潭腿传人则与罗汉拳技法融合,衍生出众多拳种、流派,如精武弹腿、沧州教门弹腿、戳脚弹腿、形意弹腿、查拳弹腿、四平拳、埋伏拳等。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形意拳、查拳与少林弹腿,而埋伏拳只不过是其细小分支,与查拳相类。

随时间演变,埋伏拳渐渐失去潭腿“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技艺要宗,更倾向于拳法,而腿法更多用于闪展腾挪身法移动,腿的攻击力大逊,由"拳打三成脚踢七",变成“拳打七成脚踢三”了,因而徒有其形,而无其内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