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聚匠资银

大宋祖王爷 愚翁 1320 字 13天前

待王世强和刘汉杰走后,张荣忧心忡忡的回到内室。

“翠娘,我们可能又要离开这里了。”

“夫君,我们不是刚安顿下来吗,为何又要走?”

张荣把刚才的经过说给翠娘,“明日就要我去告诉各个船匠,这至少有一百多户,三四百人啊。”

“唉,认命吧,咱家孩儿尚小,这个世道,我们一家能够活下来已经不易了,你看黄匠户家,就留了一个小丫,怪可怜的。”

翠娘口中所说的黄匠户,乃和张荣从小玩到大的同伴,张家造船,黄家纺织,都是为官府士绅做工,黄家在战乱中死的死,散的散,小丫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两人唏嘘不已。

就在元军筹备交换俘虏之时,在桐庐的赵孟頫接到了朝廷飞书,要他尽快运送一些生铁过来,到时有人接应入城。由于刚刚上任还不太熟悉,他赶紧将汪顺喊来。

“大人,本县冶铁矿倒是有几个,但都在当地士绅手里,只能购买生铁了。”

“铁矿不是朝廷的吗?”赵孟頫奇道。

“本来是官营,但自去年以来,元军南下,官府之人要么投降,要么逃跑,早就没有气力去管理经营了。这几个矿还是前任李知县与矿主签订了契书,约定每岁将经营收入的二成给官府,其余自用,期限三十年。”

赵孟頫沉思下来,按照目前的状况,官府肯定是无暇顾及这几个矿,而且士绅之间关系盘根错节,利益纷争,官府尚且不能自保,若是介入,只怕无人听命,逼急了可能就投靠元军了。

“府库还有多少钱?”

“大人,李友仁走时已经将府库搬空,朝廷也没有再拨付银两,税款也还没有收上来,目前仅有不到一千贯。”

“一斤生铁多少钱?”

“约需要四百纹,精铁则需要五百多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