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正常的,”姜黎说:“毕竟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读的书籍史册都是祖先留下来的,潜意识里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跳出他们的思维方式所创造出来的现状。”
众人沉默。
徐凤鸣跟姜黎也瞬间明白了,为什么他跟姜冕绞尽脑汁,想另辟蹊径,但最终都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原因。
小主,
归根结底,是他们读的书籍史册,学习的四书五经,都是祖先留下来的。
这就像一个固定的,由祖先创造出来的精神世界。
他们被束缚在这世界里面,所思所想,平时所接触到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结构都已成定型,成了一种常态。
他们时时刻刻都受这种潜移默化的思维规则影响,所以仅凭他们自己的能力,是很难跳出这个怪圈,作出改变的。
姜黎是个聪明人,认识他的所有人,包括管少卿和姬珩,都从来没怀疑过他的智慧和能力。
若不是生在大晋没落的时代,他一定会是一代明君。
徐凤鸣直觉姜黎应该是有思绪了,要不然以他对姜黎了解,他是绝对不会把这话说出来的。
“那……”徐凤鸣竭力压抑着自己激动的心,他看向姜黎那眼神十分迫切,由于太过激动,他身子甚至在微微发抖:“姜兄是不是有思绪了?”
姜冕和赵宁的眼神也带着点期待,就连一向听他们交谈无异于听天书的郑琰也将视线留在了姜黎身上。
苏仪那平静的神情也有些许变化:“冀明,你是不是有办法?”
“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姜黎眉头微微拧着,他陷入沉思,显然是在思考接下来的话该怎么说。
少顷,姜黎将视线一一从众人脸上掠过:“我在沧海阁看过不少历朝历代的卷宗,我仔细想过,或许……根本就不需要诸侯?
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只需要一个国家,由王直接统领整个神州,不再实行分封。”
众人一言不发,始终盯着姜黎,显然是在等他的下文。
姜黎说着,顿了顿,又道:“本来我也没想好具体的办法……但后来闵先生在启国的变法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发。
赵兄,你们启国收回士族的封地后,是不是把土地直接收回国有,再分发给老百姓,实行的是郡县制。
现在整个启国的那些士族,是不是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封地了?他们只享有该片土地的赋税,并且不能世袭?”
姜黎这一句话,让众人敏锐地察觉到什么。
那就像是一根细如发丝的丝线以最快的速度掠过脑海,所有人都能察觉到了那一闪而过的念头。
可那念头轻飘飘地掠过脑海,半点痕迹都没留下。
那感觉,就像面前隔着一个屏障,能隐隐约约看见屏障后面模模糊糊的影像,可却始终看不真切。
徐凤鸣:“姜兄,你的意思是……”
“我想,”姜黎眉头微微皱着,手指有节奏地在案几上点了点:“既然这种制度在启国能实行,那么是不是在整个神州也能实行?”
“轰——”
这一瞬间,所有人脑子里一声巨响。
犹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滔滔不绝地从垮塌的堤坝后面涌出。
波涛汹涌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瞬间席卷了所有人的神经,继而占据了他们的思绪。
“这样一来,整个天下就只有一个国家了。”郑琰说。
“对。”姜黎看了一眼郑琰。
他发现这刺客其实不太笨,只是小时候境遇不同,若是幼年时家庭没出变故,好好培养,现在说不定也是一个人物。
思及此,姜黎又觉得想法不对。
郑琰现在是四大刺客,虽然不是什么能上得了台面的职业,但到底也是一个人物了。
放眼天下,刺客武士数不胜数,但有几个能做到他们这一步?
姜黎只在姜冕口中听说过郑琰是幼年时家中突遭变故,导致父母双亡,所以才会沦落为刺客。
没跟他说过,郑琰的爹是陈国的县令,任职期间凭一己之力养活了一个县,养活了好几十年。
只是后来陈国突遭大旱,他爹没办法上大溪求粮,结果最后招来杀身之祸,导致全家被灭口。
想也知道,老子能在朝廷三不管的情况下,仅凭一己之力养活整个县的人,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
“我们可以像现在一样,将国家分为多少个郡,郡下面设县。”姜黎说:“然后由中央派出官员去管理,但官员拿的是朝廷俸禄,他们只是去帮国君管理地方。
不像士族,直接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这样一来……”
“这样一来,所有的权力就都抓在国君手里了。”苏仪说。
姜黎点点头:“对。”
徐凤鸣犹如置身梦中一般,喃喃道:“这样一来,就不用分封,所有的土地和权利都在国君手里,就不用担心以后日久天长,各诸侯国拥兵自重了……”
“是啊……”姜冕也有些不在状态,显然还没完全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那以后就不会发生王道式微这样的事情了,没有了诸侯,就不再有私兵,就更不存在拥兵自重,引发战乱这样的事了。”
赵宁:“还可以避免分封时,各国掠夺掠夺土地,大打出手这样的事发生。”
“是啊,”姜冕说:“都只有一个国家了,大家都是一个国家的,自然没必要再打仗了。”
“姜兄!”徐凤鸣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兴奋地看着姜黎:“你……这……啊!你真的太厉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姜黎那神情颇有点调侃之意:“凤鸣,你别激动,一会儿容易让赵兄引起误会。”
赵宁:“……”
苏仪:“……”
姜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