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魔咒

姜冕:“放心吧,我哥比我们着急去玩,他们会催赵兄和凤鸣兄的。”

事实证明姜冕没说错,姜黎和苏仪确实比他着急。

回大安城当天,就让徐凤鸣把赵宁从王宫里“请”出来,连点温存的时间都没给徐凤鸣和赵宁留,就迫不及待催促赵宁修建祭台,准备禅让仪式。

赵宁也好久没见徐凤鸣了,忙着跟徐凤鸣谈情说爱,连讨价还价都没有,只说了一句:“明天让秦川去办。”

说完他想了想,还是客套地问了一句徐凤鸣,有没有给他们准备房间。

徐凤鸣说准备了,赵宁点点头,竟然就要拉着徐凤鸣回房睡觉。

徐凤鸣:“等等……”

姜黎:“等等……”

苏仪:“……”

徐凤鸣跟姜黎见他二话不说就要走,异口同声道。

徐凤鸣万万没想到,他下午才嘲笑过郑琰,谁曾想晚上赵宁就打他脸了。

幸好,下午他没有笑得太明显。

徐凤鸣默默地想。

姜黎也没料到赵宁居然也是这个德行,他愣了愣,随后干咳两声清了清嗓子:“那个……赵兄,我还有话要说。”

赵宁很想让他有话明天再说,然而他又无意间瞥到苏仪。

苏仪的疯他是见识过的。

他敢惹姜黎,但是他不敢惹苏仪。

苏仪已经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毕竟在洛阳那天,姜黎再来晚一点,或者不来,那他跟徐凤鸣现在恐怕已经阴阳相隔了。

他倒是不怕苏仪跟他打,他是怕怕苏仪惹毛了,他又趁着赵宁疏忽的时候对徐凤鸣下手。

毕竟苏仪因为姜黎受过刺激,留下了病根,虽然这几个月有姜黎陪着没有发病,但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突然发病。

赵宁惹不起苏仪,只得强忍着性子,走回来坐着,瞥了苏仪跟姜黎二人一眼,说:“什么话?”

姜黎思忖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这些年我在沧海阁看过很多书……”

赵宁:“……”

这句话的杀伤力,无异于“此事须得从头说起……”

或者是“此事说来话长……”

姜黎一开口,赵宁就明白了,今夜他一时半会怕是走不了。

姜黎不知道有没有察觉到赵宁的变化,反正他自顾自地说得挺有劲的:“我也看过历朝历代留下的书籍史册。

我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分封的朝代,走到最后,都会面临同一个结果。

那就是王室式微,诸侯国拥兵自重,然后就是永无止境的战争,紧接着,就是长达几十年,或者几百年的乱世……

直到最后,其中一个诸侯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结束这场乱世,然后自立为王……

然后便是新一轮的分封,新的王朝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是几十年,或是几百年的时间过后,开始不可避免地逐渐走向衰落。

紧接着,便是各诸侯国如法炮制的拥兵自重,然后引发战乱。

再然后就是长时间的乱世之战,然后会出现一个王,成立一个新的王朝,再分封,新的王朝再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在所难免的走向衰落……

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赵宁本来心不在焉的,埋怨姜黎没事找事干,大半夜的非得要谈话,什么话不能留着明天说?

然而一听姜黎这话,神情当即严肃起来。

徐凤鸣和苏仪的神情也严肃起来。

只因姜黎说得没错,古往今来,这个问题始终无法避免。

每一个朝代到得最后的结果总是大同小异的。

都是王道式微,诸侯国拥兵自重,然后就是乱世。

这仿佛是一个如影随形的诅咒一般,始终阴魂不散地萦绕在这整个神州。

每一个朝代都仿佛被下了诅咒,不管是一个朝代的开端有多高,巅峰时期有多繁荣,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其实,徐凤鸣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也跟姜冕就这个问题讨论过,也不是没试图想过办法作出改变。

但所有的思路,到得最后,最终还是会绕一大个弯,回到分封上面。

这个问题似乎无解,这个诅咒也似乎永远无法被破除,好像除此之外,他们想不到别的办法了一般。

徐凤鸣沉默许久:“姜兄,苏兄,你们等我一会儿,我去喊子敬……”

他说着就要起身。

“让黎朔去就行。”苏仪抬眸看向徐凤鸣,那眼神很平静,甚至很温和有礼,但却再也没有了当初两人在安阳时那样的信任和亲昵,反而带着无法忽视的淡漠和疏离。

其实真要论起来,四个人里面,苏仪跟徐凤鸣两人才是最亲近的,关系也是最亲密的。

两人之间的感情跟姜黎和赵宁比起来,更为独特,也更为密切。

因为在姜黎和赵宁出现以前,他们两人因为家世相近的原因成为至交好友,甚至好得形影不离。

通常能找到徐凤鸣的地方,总会看见苏仪的影子。

可现在,因为洛阳一役,害得姜黎中毒毁容,引发了苏仪失控发疯,导致他们的关系终究再也回不去了。

徐凤鸣没有婉拒苏仪的好意:“那就麻烦了。”

苏仪点头,轻轻喊了声:“黎朔,麻烦你跑一趟,请姜公子来一趟。”

“是。”黎朔在厅外应了一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