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答道:“每一年都有百姓来的,参加的百姓不止可以抵徭役抵税,中午还有包一顿饭,很多百姓还是愿意的。”
“姑父,这雨季在夏日吗?”宋青泉又问,因为他来江城这几日,感觉天气都挺好啊,而去年夏天来接杨伟贤倒记得天气不太好。
“是的,梅雨季主要是指初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等地常常出现的一段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较频繁的连阴雨天气。因这一时间正是江南特产黄梅的成熟期,将其称为“梅雨”或“黄梅雨”。造成江城洪水的地理原因与梅雨密切相关。江城地处长江中下游,又是大兴第二大城,一旦发水便成了重灾区。”张远介绍道。又问道:“如何,看完有什么体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姑父。江城在中下游,那如果上游发现险情能提前预警,是不是就可以减少伤亡?”春生问。
张远点点头道:“上游预警很重要,水报是比兵报更紧要的加急快报。一旦错失撤离百姓的时机,可能产生的便是万劫不复的境地。根据汛情的发展情况,会采取“羊报”、“马报”、“狗报”、“步报”等多种预警手段。”
“防洪防洪主要是在防,只依靠上游预警是不是太被动了,为何江城不在江边设立水位标尺,一旦水位超过标尺那一个位置,便能马上预警,也能先向下游预警。疏散江边两岸百姓到高处。设立标尺,还可以记录下来,常年累月的数据对比,也可以观察到整一年的江水变化。为以后做何改变都提供数据参考。”林春生沉吟道。
张远眼睛一亮,“设水位标尺!这倒是一个新奇的说法。原本听说在上游也是有设过水位线的。”
“我也只是灵机一动,至于什么位置是安全,什么位置需要预警还是得姑父请熟悉水讯的人来设置。”林春生道,自己也只是纸上谈兵。
“我就去找人来看。”张远是个行动派,说完就往堤岸边走去,把三人拉在原地。
张晋安翻了个白眼,“看看,我爹就是这样,这堤岸比他命还重,每次话没说两句,一关系到堤岸就不见人了。咱们回家去!”
“不等姑父吗?”宋清泉问。
“等啥,这下有这个标尺给他搞,晚上都不一定能回家。”张晋安气呼呼地走了。
林春生和宋清泉面面相觑,只得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