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赶路

小主,

两人抓着对方的手,笑着跳着开心地摇着脑袋。

“冬冬哥。”

“夏儿夏儿。”

“嘿嘿嘿,你怎么长这么高了?”

“你也长高了。”

“小叔小叔。”杨伟贤放下夏儿的手,又冲过来抓着杨泽的手晃起来,老半天后,杨泽道:“好了好了,你们二人坐下来,晃的我脑袋疼了,”

阿宏叔抱着儿子,一岁的小包子看夏儿笑着闹着,兴奋地在阿宏叔身上直蹦,“哎哎哎,小包子也要跟你们一起跳了。”说完又假装把儿子轻轻往上抛,小包子马上乐得咯咯笑。

几人寒暄了几句,杨伟贤说着自己在江城的学习进度,没想到自己在老家就是不想读书再学的木工。如今到了江城,师傅却说要做好木工,还要继续读书。

“哈哈哈,冬冬哥,现在有没有后悔不好好读书?”夏儿听了哈哈大笑,这可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杨伟贤无奈地说:“早知道该好好读书,师傅讲的很多原理我都没听过,《考工记》,《木记》这两册更是要全部背起来。师傅还道,真正的老师傅还要跟船去江上远行,出海去航行,才能更了解应该造什么样的船。这次回家,我其实也想看看能不能遇到番外的船,如果有机会跟着番外的船出去一趟,肯定不错。”

夏儿瞪大双眼,“冬冬哥,你这次不是回家省亲,你是想出海啊?”

“怎么,我不能出海,你以前不是一直让我造大船出海吗?你忘记你之前还说过去偷一艘番外人的船呢。”杨伟贤想起以前夏儿说过的壮志豪言就想笑。夏儿显然也想起自己曾经多么的虎,上一次来江城还让姑父去海上打一辆番外的船回来做研究。还好那时年纪小,姑父权当她童言无忌了。

又想让冬冬哥,又怕冬冬哥去了遇到危险,夏儿一时不知道该拒绝还是支持了。

“问题你也不会说番话,你跟船上去,漫长的航行里有什么事也没法沟通啊。”夏儿又想到语言的问题。

杨伟贤笑道:“这有何难,我刚到江城也不会说这里的话,师傅说的他家乡话我也听不懂,如今我在船厂里什么话都可以讲,船厂的人来自天南地北,也就一开始困难一些,听不懂就比呗。”

夏儿不知该夸他聪明不,自己不是语言学家,但是也知道,语言环境确实是学习一门语言的条件。就如同自己,英语几年不说,其他很多单词已经忘了。她早就把能想到的一些日常的沟通的单词句子都出了启蒙的册子,又标注了谐音教给了身边的家人。这本番外语翻译同时也给了鸿胪寺,现代英语很多物品,在如今这时代也没有那些物品,所以还是不太难的。

“大舅妈也得同意啊,上回外公来信说大舅妈都想来江城陪你了。”夏儿心戚戚道。原本冬冬哥要随自己一家去京城,却意外在江城拜了师留在江城,虽有二姑一家在这能照顾到。但毕竟李敏瑜不是杨伟贤的亲二姑。亲戚的亲戚,大舅妈却是一直担心,担心自己儿子吃不好穿不好学得如何,经常念叨着想儿子。

杨伟贤点点头,认真地说:“我娘确实不放心,经常让爹写信来,虽然我告诉她这里一切都好,但她却不信。呵呵,莫怕,这次回去她见了我,自然就放心了。”

杨泽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大嫂担心是正常的。”

车队短暂的休息补给两日就要继续前行了。

杨琪明显发现,到了江城后,听话的儿子变了,突然不听话了。

不再陪自己呆在马车中了,而是自己骑马,自己一直问他累不累,进来休息。得到的却是儿子一直说不累,权当锻炼身体了。

杨琪只能通过马车的帘子一直探出头看看儿子还有没有骑在身边。偶尔跟他说话也是只是嗯一声答应。忍不住又同以前般骗他自己头疼了,不舒服了,儿子也不像以前那般对自己千依百顺,而是让她在马车里待好,“娘,外头风大,您别再掀帘子了。不舒服的话我让车队停了让大夫给您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