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订亲

祖父在他们眼里,那就是刚正不阿,不拘言笑之人,特别是当做刑部尚书后,更是公正严明不讲私情。

如今竟是在别人家里的筵席上哭得像个孩子般不能自已。

其实夏大人年轻时也是个名震大兴的翩翩才子,哪里不是感情丰富之人,只不过是多年的刑部生涯让他收起了自己的真性情。

再看看这第二篇中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更是让夏大人再一次哭得肝肠寸断,在场所有人都为夏大人和林玉堂的真挚友谊感动,郡王也是忍不住地擦了擦滑下脸颊的泪水。

宋文轩是感慨这些好词好句不能为世人所知,夏大人悲的是好友的冤屈和不甘。其他人各有感想,可能有的是感叹皇权霸道,有人想的是如果国公府没出事,如今的林世子该是一代大儒。

夏儿却吓得话都不敢说一句,这唐诗威力确实可怕,都快逼疯帅大叔了,自己看来以后还是得酌情使用。

你别说这唐诗很多在伤离别和思念,这随便抄几首,很容易就可以勾起人共鸣,因为这个时代也是一样,交通不便,每一次的相聚都是值得纪念,每一次的分别都不知是否还有下一次相聚。

还好夏儿也就写了几篇游记,有的却没有写脍炙人口的诗篇,读起来没那么震撼,像是世子刚开始的游记,还没有那么多的思乡和伤感。就是一个开始出游的年轻人看看大兴的大好河山写的记事文。

得到夏儿保证,最近要努力的把爷爷讲给自己听的游记写出来,第一时间就要让他们鉴赏后,大佬们可终于舍得回家了。

谁能想到,原本欢欢喜喜的国公封爵宴,最后却以一群大老爷们哭红了双眼结束。

各家的女眷出来时都吓了一跳,以为出了啥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