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议一通过,“倒孔派”再天马行空地评议军方工作,就不合适了,即使要评议,也要先将当时的资料收集齐,还要代入到当时主官的心理环境,这个难度一下提高了十倍不止。
议事局内,将倒孔派几个带头人物也分别起了绰号,分别是“冷面机器周玉功”、“扒粪先锋苏慕武”、“搅屎先生任慧峰”和“子曰混蛋李中楷”。
至于绰号的来由,自然和他们的表现有关。
“倒孔派”消停一段时间后,也拿出一份重磅提议,《降低军方大学士在议事局中占比的提议》,演讲人说,军方占人口数不足3%,但在议事局中占比超过30%,各行各业都有在议事局代表的需要,军方代表权过大。
军方大学士立即在会议上进行了反击,“议事局”建立,并非以人口为基准,而是受教育人口,军方在受教育人口中占比很高。
投票中,连已经不算是军方人士的苏慕武都不敢投赞成票,军方以微弱的人数优势,居然阻止了这个需要三分之二人数赞成的议事局组成的案子。
“倒孔派”事后检讨,军方和军方出身的大学士,本身就超过三分之一,这种提议想要通过,不能直接写明,可以改的更温和,比如改为《议事局组成更接近实际的建议》,其中搞了一个很复杂的公式,只对每次改选部分的人员比例做出规定,也就是,每次只影响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大学士,而且,这个规定是动态的,对工商业最有利,对军方也不算伤害,再加上私下活动,终于以微弱的优势通过。
作为引起议事局大变动的当事人,孔思松终于辞去了参谋部副总长的职务,仅担任了陈宇峰的陈办副主任,这个职务属于陈宇峰的私人助理性质,“倒孔派”也算取得了重大胜利。
倒孔派中,大多数都有老式地主或者老式大家族的背景,这些人过去在议事局中,存在感很低,是各方拉拢的对象,这次能抱成团,却是因为周玉功。
周玉功是唯一一个议事局大学士助理身份,转为大学士的人,他进入议事局后,没少干合纵联横的事,特别喜欢对抗几个大的团体,比如,每次对军方提议的反对者中,必然有他。
今天他接到一个邀请,却是任慧峰请他参加酒会,他会心一笑,知道这是倒孔成功的庆祝会,便欣然前往。
这个酒会,也是新式的酒会,不再是一张大桌子旁边一圈人,也不是每人面前一张小几,而是一个长条形的桌子上面放了不少食物和低度酒,参与酒会的人自取自用,聚堆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