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舟原与两个岭相比,算是洼地。中间还有一条小河在两岭之间流过,将苦舟原一分为二。南方的小河,水量其实很大,小河进入校区的地方,还建了面积巨大的群楼,群楼里面有一个小型发电厂和一个水厂。
水厂将河水引入后,先搞了三级沉淀和过滤,加药粉消毒后,通过好几级的压力泵,分别送到致理峰上的理化楼顶、问史峰的文史楼顶,楼顶有多个分离的储水池,这样的设计,导致在理化楼和文史楼的水压都不大,苦舟原的水压太大,水管还时不时的爆掉。
自从规划这块土地后,工程部门花了几个月,都只是修路和平整土地,机械厂试制的各种工程机械都拉到这里,极大的提升了工程效率。
因为工期实在赶不及,张国庆提前在苦舟原的河边,建了十几间两层的房子,硬化了几千平米的土地,算是学校的临时校区。
整个学校,按张国庆的要求,是一个自有供电、供水的独立功能区,未来还会有大量的住宅楼、教学楼。
虽说苦舟原只建了十几间临时用房,但这些房的标准可不低,都是红砖加水泥,足够结实,这些房子后面,还有一个本时空第一套正式的空调系统,为了降低运行时的噪声,空调机房内侧增加了隔音材料,其实就是编好的草毯,房间外面挂了三层草毯,然后建了一层墙,算是把噪声关到屋子里面了。
张国庆是一如继往的忙,有时候十天半个月,有时候是一个多月,就会来工地看看,是不是按他的设想推进。
学校本来不在绿区之内,不过紧挨着军营,张国庆平时就在这个军营办公,附近有几个体系的保卫力量,闲杂人等根本不能靠近,学校这个建设工地也就成了绿区。
小主,
张国庆这次到工地看,就只带了两个警卫,还跟在十几米外。这次他是看空调试运行的情况。
前天空调机就已经调试完成,此时已经连续运行了一天多,张国庆就是来看看效果,再和这个时空第一套空调的设计、制造人员聊聊天。
快到教室时,张国庆就感受到了凉意,虽说是春天,阳光下已经有些热,但在教室附近仍能感受到教室渗出的冷气。
张国庆心中记下了第一个问题:教室的隔热。
他看到一个小师傅,身上几处油污,手持扳手,此时似乎没有事,就走过去打了招呼,小师傅并不认识他,只是朝他笑了笑。
张国庆问,“这机器运行的怎么样?”
小师傅腼腆的笑了笑,回答,“调好就一直这样,没啥问题,就是设备间声音太大,我在这回回神。”
此时项目负责人看到张国庆,急忙跑过来,“报告,空调项目负责人付有特向您报到。”说着,做个手势请张国庆进屋里看,走到门口,有人递过来一件大衣,张国庆转头看向付有特,付有特说,“里面温度有点低了。”
张国庆穿上大衣,进入教室,一点也没有感受到热,估计这教室里的温度只有十来度,与外面将近20度的气温,确实差距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