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城一带,北濒渭河、南依秦岭,自古有着“八水绕长安”之美誉。
渭河平原在渭河的灌溉之下,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足。
古代称“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
所以,这崇城真得算是个宝地!
后世从西周开始,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足见其经济的富饶和地理位置的重要。
眼前的崇城,城墙高耸,城楼上士兵铠甲鲜明,精神抖擞。
此时,崇城国主府。
崇侯,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鬓角花白,但是目光如炬。
他坐在一个虎皮交椅上,身后是一个用绸缎刺绣的猛虎下山图。
崇侯扫视着下方陪坐的三人。
那是他的两个儿子和他非常倚重的幕僚军师南宫渊。
长子崇猛,身高九尺,膀阔腰圆,说话瓮声瓮气的:“父亲!我崇城何必受那大商的鸟气!”
次子崇虎,算是崇侯老来得子,今年才二十一岁,比起大哥崇猛,小了二十几岁。
军师南宫渊捋了捋胡须,慢条斯理的说道:“侯爷,以崇城目前的实力,实在不足以与大商交恶。”
崇城,历来都是非常的忠诚于大商。
崇侯,算得是一员猛将,随着帝乙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
帝乙二年,率崇城全境兵马九万人平定东夷、淮夷叛乱。
那场战役,打了两年多。
崇城九万人出征,战争结束之后,回到崇城的仅剩不足万人!
崇城元气大伤!
要知道崇城地处渭河平原,这里可是养人的地方,当年崇城人口数高达三十万!
比大商王城还要多三成。
军队人数也多达十万。
因此,帝乙也是非常忌惮。
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东夷连年叛乱,朝歌已经自顾不暇,此时如果崇城谋反,大商危矣!
然而,帝乙要平定东夷叛乱,崇侯忠肝义胆,亲率九万大军,浴血奋战,崇城将士九死一生。
平底东夷叛乱之后,崇侯返回崇城。
很多的将领表示愤慨和痛惜,感觉自己愧对父老乡亲。
但是崇侯仍然慷慨激昂:“王命所指,莫敢不从!为君分忧,我之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