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梅震送情报时,他正与县长谈筹措军粮之事,便随口问了旁边的县太爷,“潘县长,这个梅震是干什么的?”
潘县长道:“他是本县大善人,大富翁梅老太爷的二公子,他家的产业都在汉口,武昌那里,在县里支助过办学,其他就是一些商行,收购棉花,中药材,把汉口的西药和其他东西,运回县里,批发给小店铺。都说他家收和售的价格,全县最公道。”
田团长问道:“为什么儿子成了一介武夫,没有像父亲那样做实业。”
潘县长:“梅老太爷有两儿一女,大儿子早年留学西洋,脑袋瓜子灵活,会说勾勾文,所以大武汉的产业,都由大儿子梅深管。这个梅震,从小到大不学习,捉弄教书先生,在洋学堂里也打架斗殴,不是看在梅老爷助学份上,洋学堂一天都不会留他。”
田团长又问:“他就是一个小混球出身,话可信吗?”
潘县长道:“他浑不假,可并不坏,从不说谎,知错还认错。自从退学办武馆,县里治安还好了不少呢。警察不管的,甚至不敢管的事情,他都去管。”
田团长:“那我马上派出侦察兵,这里先收拢队伍。那个梅震,也得罪过不少人吧,有没有人要整他?”
潘县长:“县里谁敢整他,谁敢跟梅家过不去?不说梅老太爷参加过辛亥革命,早年进过云南讲武堂,就说现在梅家大小姐,梅琴嫁的人家,在党国的地位,那也名声显赫。”
田团长:“哦,这样的人家呀,我现在布置军务,以后再聊,军粮之事,还望潘县长多多费心。”
潘县长:“理应尽力,理应尽力。”
现在,田汝真后悔打完仗后,没再找潘县长聊过梅家。的确,广州若失陷,武汉三镇就没必要再守了,或者说,除了政治意义,军事上得不偿失。
这种话,田汝真作为团长,是不便对梅震说的,田汝真想了想,沉默不语。他认为梅震能理解了,便开口说道:
“梅大侠,加入国军吧,你的队伍有一定的战斗经验,你可以作为独立游击大队,跟着军队留在后方也行,前面做侦察也好。这样可以得到物资补给,信息支援。”
梅震笑了,“田团长第二次说这话了,你还是不了解我。”
田汝真道:“我两次意思可不同哦,上次我说的是编入我团,这次意思是编入国军系列,通过你的关系,可以得到更高长官的青睐,重要的是得到帮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