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常建新也说过,只有第二次种植产量会下降,后续再留种子到第三年种植,产量便不会再下降多少了,大致会一直维持在亩产四百斤左右。
不管怎么说,平均四百一十五斤的产量,也比以前那种传统粮种两到三百斤的产量多出来四到五成。
而且,小麦的产量能维持在四百斤出头,说明稻谷、玉米的产量也不会低于这个数。
小麦之后收割的是稻谷。
稻谷的平均亩产,比小麦略多一些,有四百三十到四百四十斤之间,取中间数便是四百三十五斤,比小麦平均亩产多二十斤。
稻谷和小麦同样都是种植十三万亩左右,预计总产量五千六百五十五万斤。
跟在稻谷后面收获的是玉米。
玉米的产量同样从去年连带玉米芯七百多斤亩产,下降到六百斤左右。
玉米芯占总重量的两成五左右,只算玉米粒的亩产,便是四百四十斤到四百五十斤,取中间数算平均四百四十五斤。
玉米种植了二十万亩左右,预计总产量便是八千九百万斤。
最后剩下还没有收的便是土豆和红薯。
虽然土豆和红薯也已经可以收获了,但土豆和红薯都长在泥土里面,哪怕等到快下雪的时候才收都没事。
并不需要像小麦、稻谷、玉米一样可以收了不及时收割,突然一场雨下来就会出现很多麻烦。
不过为了统计一个大致的总产量,也从多个区域,各收几亩土豆和红薯出来称重。
土豆和红薯本就是抗旱粮食作物,纵然有些土豆和红薯种在没有玉米、小麦、稻谷那么好取水的地方,但产量也没受什么影响。
土豆和红薯的种子,也并不像小麦、稻谷、玉米那般与种子公司购买的改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