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差不多都已经游到了各自的区域。
岸边,锦正则一直在和警局中的黄杰洵联系。因为搜寻工作的需要,警局和水利局取得了联系,后者同意将流量数据以每十五分钟一次的频率实时更新给黄杰洵。
十五分钟刚过,黄杰洵收到水流的数据后立马运行了模型。每次他得出结果后便会将袋子的坐标定位到划分的区域内,发送给锦正则。他再通知这一区域的负责人,指示他们进行重点打捞。
片刻后,锦正则收到了最新的坐标:B2,恰好是靠中间的位置,而且是李思初负责的区域。
锦正则用通讯机通知了打捞的警员们:“注意注意,最新坐标B2。”
其余区域的警员们便可以放松下动作,漂在水中俯瞰着水面下的情况。至于B2区的两位负责人,除了李思初,同区域的另一位警官姓杨,年纪约三十岁。身体素质超强,在一旁游得如鱼得水。
他们听到消息后,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直接潜入水中开始搜寻。
两人的分工是,李思初负责左边区域的搜寻,杨警官则在右边打捞。李思初在水中没急着搜寻,先在原地漂着看了看四周的情况。放眼望去,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水中杂物很少。他出发的位置是最南边,所以决定一路向北搜查。
李思初的手上还戴着一个防水手表,是专门用于定位的,可以直接看出他的坐标和目标的相对位置。
他往前走了好一会儿,始终没什么收获,于是抬起手看了看定位器的指示,目标在他的东北方位,已经很接近目标位置了。沿着那个角度看去,还是没看见黑色的东西。李思初继续往前游,到达目标所在地,但是一无所获。
李思初在这个位置飘着,垂直着浮出水面,跟锦正则联系道:“师傅,我到达目标地点,但是没有发现。”
他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出现了黄杰洵所说的误差?
锦正则收到消息回复道:“再等一下,稍后会传过来最新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