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点了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不错,朱桢,你的见解很深刻。仁政固然重要,但也要有强大的军队来保卫我们的江山。你们兄弟几人要牢记,治国之道,不可偏废。”
夜深人静时,朱桢独自一人走在宫中庭院里,思绪万千。虽然父皇对他寄予厚望,但他深知,兄弟间的竞争不会因此而减少。尤其是大哥朱标,作为太子,承受的压力更大,朱桢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桢弟,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发呆?”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是朱棣。他走上前来,拍了拍朱桢的肩膀,“别想太多了,父皇看重你,是因为你确实有才干。我们兄弟一起努力,将来一定能让明朝更加繁荣。”
“谢谢三哥,我只是有些感慨罢了。”朱桢微微一笑,“我们兄弟本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这大好江山。”
“说得好!”朱棣爽朗地笑道,“明天我还要去边关巡视,你可有兴趣一起?”
“当然!”朱桢欣然答应,“边关事务繁重,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多学些东西。”
翌日,朱桢和朱棣一同前往边关。他们一路上看到许多百姓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心中深感不安。朱桢在与边关将领交谈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赢得了众人的赞赏。
“桢弟,你的见解真是独到,连那些老将军们都对你刮目相看。”朱棣在返回的路上说道。
“多谢三哥的夸奖,我只是觉得,若能早日结束战乱,让百姓安居乐业,便是我们作为皇子的责任。”朱桢谦逊地回答。
回到宫中后,朱桢继续潜心学习治国之道。他不仅在政治上表现出色,还积极参与军事训练,逐渐展现出一位未来领袖的风采。兄弟们虽然心中各有心思,但在朱桢的影响下,也纷纷努力提高自己。
一日,朱元璋召集众儿子,商议边关防务之事。朱棣首先发言:“父皇,边关最近频繁遭受敌军骚扰,我建议加强边防力量,同时改善士兵的待遇,以提高他们的士气。”
朱桢听后,点头赞同:“三哥所言极是。儿臣认为,还应当加强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