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长长久久

接下来一连几天,白野都没找见陈六的身影。

一口气吐不出来,咽不下去,都快魔怔了。

庄子上已经开始培育需要分发给佃户的秧苗,以备春耕。

官田的租户,同样需要县衙提供种粮,还有自家先生的职田,周存和陆游二人的工作量一下子提升了数倍。

一日春工十日粮,十日春工半年粮。

对于农人来说,没有比这更紧要的事了。

朝廷颁布的新式度量衡标准也开始向各州府县下达,白野收到公文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在民报普及。

如此,也好叫百姓们知晓,自己究竟该缴多少赋税。

避免有的官吏觉着山高皇帝远,从而欺上瞒下,阳奉阴违。

回到山阴月余,白野迎来了一位小客人,岳家三郎岳霖,也是白野名义上的开山大弟子...

年仅8岁,和当初的赵汾一边大,却要沉稳许多,虎头虎脑,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似乎是赵鼎一门的优良传统,大的带小的,小的则带更小的。

第二天,岳霖就被白野丢给了赵汾,先入青湖书院就读,打打基础。

这天,白野正在后衙翻阅山阴的鱼鳞册,大致估算着山阴这些富户豪绅们,究竟能瞒下多少田地。

“小夫子,你找我?”

门外进来一少年郎,虽然只比陆游年长一岁,却要内敛许多。

来人名叫郑伯雄,是当初随林松孙一同前来的学子,日后永嘉学派的扛鼎人物之一。

也是目前为止,白野见过天资仅次于陆游之人。

先前岳霖的到来,使白野想起了岳飞在沦陷区的布置。

一直自诩眼光长远的白野不由的感到汗颜,因此,也打算做些力所能及的布局,宋金终有一战,有心算无心之下,要是还能输,那大家一起自挂东南枝吧。

白野头也没抬,摆了摆手,“先坐,等我片刻。”

暂时结束手头上的工作,白野这才放下手中的簿册,来到郑伯雄身边坐下。

“伯雄今岁应有14了吧,较之年长的师兄们,才学却已不遑多让。”又示意不用行礼,坐着说话即可。

郑伯雄也知这小夫子的性子,微笑着恭敬的回道,“谢小夫子夸赞,学生还多有不足,不敢与众师兄比较。”

“不必妄自菲薄,少年嘛,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都只因他们是少年。”蓦然,白野微微一叹。

郑伯雄愣神片刻,先是赧然,转而若有所思,“小夫子不妨明言,学生自当用心。”

白野回神,愈加欣赏,“我知你偏经重法,然,子曰,君子不器,包容并蓄,我要你即刻开始涉猎纵横之术,你可愿?”

“但凭夫子吩咐!”郑伯雄连忙起身行礼。

白野摇摇头,再次示意坐下,“你就不问问,为何我要你学这屠龙术?”

弱国无外交,虽说如今的南宋仅剩半壁江山,可连鸿胪寺都没有设置,多少有些说不过去,那可是外交部啊...

自己当时的差遣,按职权算的话,应是鸿胪寺少卿,而不是太常少卿。

“夫子自有夫子的思量。”郑伯雄理所当然的说道。

白野再次摇头,“平日里,我所说的都不记得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如若你一直抱有此等想法,又谈何来日胜我,你日后的弟子又如何胜过你?我等读书之人,要敢于质疑,便是孔夫子在世,意见相左之时,也要论一论道。”

白野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有些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更改的。

话题一转,白野继续开口,“先不说这些,往后我朝的对外形式,伯雄以为如何?”

郑伯雄开始垂头沉思,这是小夫子独有的风格,从来不直接说结果或是答案,而是引导学子自己去找寻答案。

而小夫子此问,必然也不是单单两国兵势比较,思维开始渐渐发散开来,不自觉的开始咬起了手指。

下人已经送上来茶水,白野老神在在喝着茶,想着醉贤楼差不多也该来人了。

约莫一刻钟后,郑伯雄抬起头,缓缓开口,“只论兵势,我朝并不逊色于虏人,吴,韩,岳几位太尉亦是世间少有的名将,故此,北伐的难处,便在于军械粮草的补给。”

见白野点头,郑伯雄继续说道,“30余万正军齐齐北进,这便需要超过60万的辅军,北上运粮的水路已断,只能走陆路,战事一旦超过一年,对于我朝而言,恐有灭顶之祸。”

说到这里,郑伯雄拱手一礼表示尊敬,“万幸有夫子的新式耕种之法,施行得当,可解粮草之忧,只要确保粮道无碍,不日便可收复中原失地,进而继续北上,夺回燕云,届时,长城防线在手,中原安心恢复生产,彻底剪灭虏廷便是易如反掌。”

白野依旧不说话,只是投以鼓励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