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笑着摇摇头,他也没想到那《民报》竟然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年初之时创办的《民报》,先以带拼音的《三国演义》吸引周边诸路的大量读者。
而后,刊发各种新式农具,今日是锄头铁锹,明日是铁犁,总会有人尝试,而且,这都是些立竿见影的物什,此乃取信于民。
再后面便是土化肥和生态农场了。
“这师徒,还与朕打起了哑谜,元镇,你说。”
随后,赵鼎便讲述了《民报》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张守听罢,连连称赞,“辕门立柱,了不起,好手段!”
这时,秦桧突然冷不丁的说道,“陛下,此《民报》应由朝廷掌控,须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赵构一愣,有点道理,若是那《民报》刊登与朝政相悖之事...
不等赵构开口,白野已经顶了回去,“秦相公,《民报》乃下官一手所创,所耗人力,心力暂且不论,仅是钱财,前后投入便超过三万贯,如今依旧入不敷出。
敢问相公,若我进献朝廷,何以补偿?”
“长风!”赵鼎轻喝一声。
“补偿?为国进忠,乃人臣之本!”随后,秦桧朝赵构一拱手,“若朝廷需要,下官便是尽献家资又有何妨?”
白野学自家师姐翻了个白眼,真的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鼠目寸光,就好比下官的农场,下官有新式的耕作之法,可使产粮翻倍,如今粮价居高不下,若我敝帚自珍,不正是生财之道?”
张守见再聊下去,别打起来,这年轻人这么勇的么,敢顶撞枢相,忙打圆场,“白司谏君子之风,《民报》于白司谏之手,朝廷自无忧虑,然,若被有心之人效仿...”
“张相公思虑周密,我朝不是有进奏院么?若以后还有类似《民报》的刊物,可派人监管,虽为监管,但并不插手相关事宜,以示天家恩宠,亦可将其并入进奏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是监管还是并入,就看影响力了。
“此法甚好。”最后还是赵构拍板,不过也有些回过味来,“元镇那,你这弟子油滑,竟与朕讨官。”
不等赵鼎开口,白野连忙说道,“陛下,掌控《民报》的另有他人,臣仅是出资之人。”
赵构好奇起来,“哦?是何人?”
“恩师之女,赵颖。”
“啊,元镇诗书传家,令爱巾帼不让须眉啊。”赵构夸赞一句,却也有些踌躇。
女子只为宫中女官,不过元镇新立大功,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驳了他的面子。
而且,赵构对于《民报》的影响力也着实眼红的紧。
“特赐赵颖秘书丞,刊印司监,隶属进奏院。”
“谢陛下。”赵鼎起身行礼。
赵构摆手,又看向白野,“你师徒二人既已献策,必是早有计议,一并说来。”
“其一,考成法!吏部和监察院将所属官员应办事宜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账簿之上,由吏部和监察院按账簿登记,逐季进行检查。”
也就是现代人说的KPI,感谢张居正...
张守抚着胡须,若有所思,“考评与纠偏相结合,不错,不过,该如何避免官员为应对审查,征派加增,刑狱繁多?”
能爬到宰执位置的都是人精,白野再次感到叹服。
“州府派通判,三年改两年一换,不得连任,各地方设立监察司,府,州,县各级均可向监察司举报,诬告反坐,监察使亦两年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