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叔父。”
李善疾步入门,先行行礼,这一举动让李乾佑颇为感慨,当年那个被自己临时征召的少年郎如今已经是注定名留青史的大人物了,但依旧如此。
事实上,李善这段时间先后为魏征、李乾佑的求情让他在朝野捞了很多印象分。
一行人进了正厅,长孙氏与李乾佑的妻子崔氏已经在等着了,崔氏出自博陵崔氏,虽然这时候没有什么太着名的人物,但在贞观年间编纂《氏族志》,博陵崔被列为第一等,中晚唐博陵崔第二房被称为“士族之冠”。
“长孙伯母,崔叔母。”
崔氏与李善不熟悉,长孙氏径直拉着李善坐下,“怀仁,这次多亏你了。”
“分内事。”李善笑着说:“叔父本就没有涉身其中。”
“非是为此。”崔氏叹息着解释道:“去岁泾州大捷后,魏嗣王殿下为阿郎报功,得以晋升原州长史,若是留于长安,说不定……”
李乾佑脸色有些萧瑟,的确如此,虽然他一直都算不上齐王李元吉的嫡系,但如果自己还是长安令的话,很有可能被卷进去。
即使没有被卷进去……也非常有可能以齐王党羽的身份被斩杀或流放。
这个道理李善心里自然明镜儿似的,只笑着说:“若非叔父,小侄何以有今日,还请叔母勿以此称呼。”
李客师点点头,“私下称怀仁便是。”
李乾佑突然苦笑几声,“有筹谋之能,有决断之能,有盖压长安的文才,有聚拢人心的手段,如此兼资文武,如锥处囊中,何能不现?”
这意思明显是在说,即使没有自己当年误打误撞将李善带入军中,李善也能够名声鹊起。
李客师与李善对视了眼,他们俩是心里有数的,当时的李善是最脆弱的时刻,若不是因为李乾佑,李善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展现自己的能力,那在面对裴世矩的时候,就毫无还手之力了。
李善想了想,换了个说法,“当年初至长安,小侄无名无望,一介乡野小民,德谋兄与昭德折节下交,才有幸……”
“倒是听十二郎提及。”李客师笑着说:“不过初次相见,似乎十二郎还举刀相向?”
“不错,不错。”李善噗嗤一笑,当时李昭德就快举刀砍过来了。
李乾佑笑了笑,转头看了眼儿子,“某准备回乡,大郎准备明岁科考。”
所谓的十二郎与大郎都是指李昭德,只是前者是丹阳房的排名,后者是李乾佑家中的排名。
“还是明经科。”李昭德嘿然道:“有《春江花月夜》珠玉在前,数年间少有人敢赴进士科。”
李善脸一点都不红,只是皱眉道:“叔父与昭德是回……”
“三原。”李昭德有些意外于好友的疑问,虽然是陇西李氏,但他们这一房迁居三原县已经很多年了,除非是重要的祭祖,否则很少回祖籍陇西成纪的。
李善沉吟不语,李客师似乎想到了什么,看了眼妻子与弟妹,“去书房吧。” 原著小说网
崔氏命茶童奉茶后与长孙氏去了后院,她出嫁后与李乾佑一直居住在长安,只是偶尔回三原,如果要迁居回乡,还有很多要安排的事。
进了书房,李乾佑急匆匆的问道:“回三原可有不妥之处?”
李善有些意外,李乾佑年过四旬,出仕近十载,却还没有明年才加冠的李昭德沉稳。
“三原县在京兆内。”李善简单的回答道:“邻县便是云阳县。”
李客师还没来得及解释,李昭德幽幽道:“云阳罗氏。”
显然,去年李善长时间驻军百泉县,也在百泉的李昭德并不完全只是玩耍,在父亲被罢官之后,李昭德迅速褪去了稚嫩,开始展现自己的能力。
“云阳罗氏……燕郡王罗艺?”李乾佑狐疑的看着李善,“罗艺被驱逐出京,如今是陇右道河州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