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血战,我军将日军第6联队击退回张华浜车站和码头一带,巩固了泗塘河防线,但我军伤亡很大,也已无力再攻。
日军认为在目前战况下,如不大规模增加兵力断无取胜可能,决定暂时停止攻势。
登陆的日军第3、第11师团主力把攻击的重点指向吴淞以西的宝山、嘉定、罗店方向。东线江湾、殷行、张华浜方面的战况暂时平稳下来,双方进入僵持对峙之中。
“又是这种重机枪!”第3师团长藤田进看着作战参谋递交上来的战报,悲愤交加,仓永辰治的死给他内心造成极大的触动。
藤田进认为情报部门严重失职,战前竟然从未获取到这种机枪的资料,只笼统获悉是一种风冷的、轻重两用的机枪,其他诸如各项性能指标、装备情况等都一无所知!
根据基层部队大量的战场观察报告,华夏军的这种机枪机动灵活,携带方便,外形低矮极其隐蔽,往往能在日军认为不会有重机枪火力的位置突然出现,令人防不胜防。
而华夏军以这种重机枪为火力核心实施了不同以往的战术,该型机枪甚至可以直接伴随他们步兵班、排一级行动,形成猛烈的局部火力优势,随后又快速转移。令日军的掷弹筒根本无法锁定和压制其机枪火力点,给步兵分队造成了大量伤亡。
藤田进戎马多年,其战场判断力绝非平庸。经过江湾和张华浜两战,他已敏锐地察觉出,华夏军的战术水平似乎突然间有了飞跃般的提升。
防御时不再是死守一线的堑壕对战,其防御阵地纵深极大扩展,利用梯次配置的多层次兵力火力杀伤敌军。
如果敌方攻击势大,则暂时放弃一线,利用纵深交叉火力依次削弱敌方的进攻力量,并以炮兵和重机枪的弹幕切断敌方后续梯队,从而令敌方无法站稳一线,也无法继续突破。而后华夏军进行反击,重新恢复阵地。
其进攻也不再是那种苏俄波浪式梯次集团冲锋,而是正面进攻结合两翼迂回侧击,以轻重机枪和各种自动武器为火力核心编组成突击分队多路进攻。
“这是弹性防御战术!”藤田进研究之后得出判断。
他倒也不是不学无术之辈,已看出这是德军一战后大力研究和发展的防御战术,并且华夏军又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改进了。
“防御中又带有机动攻击的战术!倒也能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他们重火力的缺乏。”藤田进若有所悟。他也不得不承认,华夏军的战术相当高明精妙。
“华夏军在学习中成长进步,这样的敌人值得我们尊重。相比之下,帝国陆军反而显得不思进取,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麻痹大意和骄傲自满会付出代价的!”藤田进感触良多。
不单是新型重机枪,华夏国军装备大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毛瑟快慢机等自动武器的战场表现也让他的印象无比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