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经济发展-税收调整

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武媚娘高坐龙椅,她的目光锐利而深邃,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睿智的思考。殿下两排大臣们整齐排列,气氛凝重而专注。

“诸位爱卿,如今大唐农业为本,朕欲减轻农民赋税,让他们更有积极性。”武媚娘声音坚定而清晰地说道,她的话语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犹如一道惊雷,打破了原有的沉寂。

此言一出,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户部尚书率先出列,他神色恭敬,拱手行礼道:“陛下圣明,减轻农民赋税确能激发其积极性,然朝廷开支亦需保障,还需从长计议。”

武媚娘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户部尚书身上,说道:“朕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故召集诸位商议。爱卿可有具体之策?”

吏部尚书紧接着向前一步,他面容严肃,声音沉稳地说道:“陛下,可先对各地农田收成进行详细调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减税比例。比如,江南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收成丰厚,可适当少减;而北方一些干旱之地,收成不稳定,减税幅度可大一些。”

刑部尚书也不甘示弱,他拱手说道:“臣以为,在减税的同时,还需加强对税收的监管,以防有人趁机偷逃税款。可设立严格的律法,对偷逃税款者予以重罚。”

武媚娘点了点头,表情严肃地说道:“两位爱卿所言有理。那如何确保减税政策能够切实落实到农民身上,而非被地方官员中饱私囊?”

一位年轻的御史挺身而出,他身姿挺拔,朗声道:“陛下,可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派遣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的官员到各地巡查。同时,鼓励百姓举报,若发现有官员贪污减税款项,严惩不贷!”

武媚娘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此议甚好。但如何确定减税的幅度才既能让农民受益,又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呢?”

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臣缓缓走出队列,他微微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参考往年的税收数据和各地的收成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范围。比如,收成较好的地区,适当减少两成赋税;收成一般的地区,减少一成半;收成欠佳的地区,则减少一成。此外,还需考虑到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给予相应的减免。”

武媚娘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说道:“此建议值得考虑。但减税之后,若出现财政缺口,又当如何弥补?”

一位掌管财政的官员急忙出列,他额头上冒着汗珠,紧张地说道:“陛下,可鼓励商业发展,增加商税收入。同时,精简朝廷开支,杜绝浪费。比如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宴会、赏赐,以及对宫廷用品的过度采购。”

武媚娘微微皱眉,说道:“商业发展乃国家繁荣之重要一环,然不可过度加重商人负担。至于精简开支,需从何处入手?”

官员赶紧回答道:“陛下,可从宫廷建设方面入手。一些非紧急的宫殿修缮和扩建工程可暂时搁置,优先保障民生和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此外,对官员的差旅费、办公费用等进行严格审查和控制。”

武媚娘点了点头,说道:“宫廷建设可暂缓,但官员待遇不可过度削减,以免影响其积极性。”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武媚娘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减税之事,关乎百姓生计和国家稳定,务必谨慎行事。诸位爱卿还有何良策?”

一位地方官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臣所在之地,曾试行过以劳代税,即农民参与水利工程等公共建设,可相应减免赋税。此方法既能减轻农民负担,又能促进地方发展。”

武媚娘眼睛一亮,说道:“此方法颇具新意,可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若效果显着,再逐步推广。”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武媚娘站起身来,郑重说道:“诸位爱卿,税收调整乃国之大事,务必齐心协力,确保新的税收政策得以顺利推行,造福百姓,繁荣大唐。若有懈怠或徇私舞弊者,朕绝不姑息!”

大臣们整齐划一地高声呼喊:“陛下圣明啊!微臣等人必定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绝不辜负陛下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声音如洪钟一般,响彻整个朝堂,久久回荡不息。

自那全新的税收政策开始推行以后,广袤大地上的各个地方的农民朋友们陆陆续续地真切感受到了来自朝廷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就在那么一座宁静祥和的小村庄里面,质朴憨厚的农民们兴高采烈地聚拢到一起,兴致勃勃且充满期待地交谈议论着。

其中一位饱经沧桑、满脸皱纹的老农满怀感慨之情,缓缓开口说道:“瞧瞧今年呐,这赋税可是大大减轻喽,咱们手头一下子就变得宽裕许多哩,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购置更多更好的种子以及各式各样的农具啦。”话语之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

紧接着,另外一位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的农民咧开嘴笑着附和道:“可不是嘛,如此一来呀,咱就能多种好多亩地呢,往后这日子可有盼头啰!俺寻思着要再开垦出一大片荒芜之地来,多种植一些庄稼作物,争取来年能有个丰收年景哟!”他一边说着,一边还情不自禁地摩拳擦掌,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景象。

正在这时,站在一旁稍显年轻的农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冲冲地插嘴说道:“嘿嘿嘿,多亏了这减税的好政策哇,俺现在终于能够攒下钱来娶媳妇啦!”此言一出,立刻引得周围众人哄堂大笑起来,笑声此起彼伏,宛如一曲欢快的乐章,在这个小小的村庄上空悠悠飘荡。一位中年妇女也凑过来,说道:“以前每年交税都要发愁,现在好了,压力小多了。咱得好好感谢陛下的恩德。”

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欣慰地说:“这都是陛下圣明,为咱们老百姓着想啊。”

大家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希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更加辛勤地劳作在田间地头,期待着丰收的到来,为大唐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武媚娘高坐龙椅,她的目光锐利而深邃,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睿智的思考。殿下两排大臣们整齐排列,气氛凝重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