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老师姓徐,想起这个,贺炎就想起了小学时的补课老师,就张霞把贺炎和贺裘打包送去补习班的那个教课老师。
别看上江是一个穷乡僻壤,补课的地方却一点都不少,但是最出名的还是这位姓徐的补课老师这。
补课老师是一个极平凡的人,唯一让贺炎记住的就是她的左手大拇指,不知怎么回事,缺了一半,连着指甲盖的那一整个关节就像是骨头外面包了一层皮,像筷子一样细,但从关节处开始就跟常人的一样了,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长出来一根假指头,不能动,但确实是也长着指甲,而且还很肉,当时贺炎见到这根不能动的假指头,害怕恐惧之余,也总想着捏一捏。
补课老师是教数学的,每当晚上放学之后去她那补课两小时,因此,贺炎就和一群一同补课的同学结伴而行,先去初中口下的饼子店里买个饼子,有时候再多买一杯黑米粥,然后再去补课老师家,一边补课一边吃。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上江是只有一家饼子店的,是从初中口下来一直到大街的十字路口处,斜对面的彩票店旁边就是饼子店,火腿馅儿、豆沙馅儿、韭菜馅儿,甜的、咸的,各种口味都有,几乎每个早上晚上,这家饼子店总是人潮拥挤的。
饼子店是一对夫妻开的,虽然店铺很大,但两个人也是有点忙不过来的,有的人来买饼子就一次性买很多个,因为在家懒得做,而且都是街坊邻居的,不会有添加剂什么乱七八糟的,而且用来煎饼子的机器就一个大的电饼档,一锅下来能有二十几个,这个买两个,那个买五个,下一趟的饼子刚进锅这一轮的就已经火急火燎地卖出去了。
……
后来从初中口下坡的那个小巷口出去,左手边隔着一条十字路口的旁边也开了一家饼子店,两家的生意倒是都挺红火的,而新开的那家饼子店还卖黑米粥,用电饭煲熬的,一个不小的塑料杯差不多能盛个两大勺子,而且价格也是跳楼价,一块钱一杯。
一群学生成群结队地从各家店铺扫荡而过,风风光光的去了补习班。
补课老师的教室是她住的地方,二层小洋楼,但是通常情况下是只在一楼用了补课,地方不大,就能容得下二三十人,每人一张木桌子,就老早以前学校用的那种全木制的桌椅,只是后来人太多了,补课老师就不愿意再收了,而且家里也放不下太多的人,就在离家不远处临时租了个已经废弃不用的宾馆,一层空间很大,容得下更多的人。
每晚,补课的学生就把写完的作业交给补课老师,等老师判完再拿回来改正,为此,补课老师还特地买了一块小黑板,等某个班的作业全部判完之后,就把人聚在一块儿,把错题集中讲了。
来找老师补课的家长也不在少数,要补课孩子的年龄在三到六年级不等,所以老师一个晚上也挺忙的,有提前写完作业的同学,老师从一开始就要批作业,等到某一年级同学的全部作业写完之后,补课老师就把这个年级的学生叫到黑板面前,写题、画图,把集中共性的错题讲一遍,有时候一道题还要教几种不同的方法。
小学并不大,一个年级也就两个班级,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这倒是给补课老师省了不少功夫。
讲完了一个年级的,还有另一个年级的,学校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补课老师那还有一摞练习题,每次在作业写完之后拿来写一点,一课或者一节的内容,一个学期下来基本上就能写完,当然,有错题老师还得继续讲,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要一讲开题就没完没了了。
礼拜天通常是补两节课,四个小时,如果是节假日调休的话,会多个一两节课,并且补课的费用还是一月一结,并不是按次数收费的,在上江,其他补课老师要一个月三四百时,这位姓徐的补课老师总是万年不变的一个月两百,一直是最低的。
补课老师的老公是教英语的,所以那群补课的学生,英语不会就问他。
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补习班的老师就那位姓徐的这一位老师,她的丈夫只是因为英语水平好而临时充当一下。
还记得每个学期期末的时候,补课老师还会亲自跑一趟上阳,去批发一些本子、笔、尺子、橡皮等等学习文具,发给这些来补课的同学,用来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认真考试。
在上江甚至于是上阳所有的补习班中,这是独一份的。
到了寒暑假,补课老师的女儿就回来了,上午是他的女儿补语文,下午是他补数学。
一开始补课的时候,贺炎倒也还挺兴奋的,毕竟是到了新的地方,能认识到新的朋友。儿时的新鲜感总是拦也拦不住的。
一切事物的最初模样都是惊喜的,只是后来会变成怎么样的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后来贺炎就不再
地理老师姓徐,想起这个,贺炎就想起了小学时的补课老师,就张霞把贺炎和贺裘打包送去补习班的那个教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