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从上山到上朝 哦不是我 1286 字 17小时前

天气 天气渐凉 心情 戴寿宁终于有太子的样子了

太子举荐一贤士,

出任御史入仕途。

敬之汇报占姜事,

杨家庶子有异动。

今日的御书房内,檀香袅袅,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棂洒在古朴的书案上。我正伏案批阅奏章,眉头微蹙,神色专注。

这时,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太子殿下觐见!”

我微微抬了抬头,“进来吧。”

太子戴寿宁身着一袭华服,步伐沉稳地走进御书房,在我面前恭敬地行了大礼:“儿臣叩见父皇,愿父皇龙体安康,圣寿无疆。”

我放下手中的朱笔,微微颔首,“起来吧,寿宁啊,这段时间你与两位丞相配合的很好,各项事务也进行的很顺利。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戴寿宁起身,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说道:“父皇,儿臣今日前来,是想向您举荐一位贤才。此人名叫陈伟,乃是招贤馆中的杰出学子。”

我来了兴致,挑眉问道:“哦?招贤馆的贤士?说来听听,他有何过人之处?”

我之所以来了兴致,是这个叫陈伟的也被刘文海提起过,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参加那次策论阐述。

戴寿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娓娓道来:“陈伟此人,饱读诗书,博古通今。于经史子集,皆有深刻见解;论治国安邦之策,亦能侃侃而谈。儿臣曾与他多次交流,其才学、见识,实乃同辈中的佼佼者。”

我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儿臣记得,有一次谈及民生疾苦,他提出应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以解百姓之困。其分析鞭辟入里,切中时弊。而且,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疾恶如仇,若能为朝廷所用,必能成为陛下治理国家的得力助手。”戴寿宁言辞恳切,神情专注。

我沉思片刻,道:“如此人才,朕倒想见上一见。这就宣他进宫吧。”